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成都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6:17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计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利用系统 健康评价 空间自相关 空间滞后模型 成都市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发强劲,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不断提高,我国已出现了较为突出的人地矛盾。同时,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确立如何评判一个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水平,并依据综合评判结果重新设计该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和权衡阶段性工作重心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选择成都市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区2006年、2011年两期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以及土地资源现状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三类因素综合开展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评测,并利用ESDA方法和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空间计量研究,指出研究区范围内各研究单元之间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特征,揭示这种空间关联特征背后的影响因素,基于这种研究结果为土地利用社会实践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办法,并希望依据土地利用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交互作用过程这一特点,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这一角度部分反映研究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水平,为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2006年和2011年两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成都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整体较高,处于中间层级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几近占据了75%的区县,包含了大部分的评价空间单元,成都市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在层级上呈现出“纺锤型”分布特征;从具体的健康水平时空分异来看,健康区域逐渐向城市第三圈层靠拢,中心城区的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出现一部分较为健康区域向一般健康区域转变。(2)从空间计量研究的关联性特征分析来看,成都市各区县健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由负向正转变,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分散向集聚转化的态势,局部空间异质性在减弱。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成都市这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集聚态势加强的背后是“低低”水平的聚拢。健康水平的“热点中心”主要分布在第二圈层的温江区、龙泉驿区等地,建议这些片区率先探索转换土地利用模式,创新更具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继续提高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冷点中心”主要集中在武侯区及第三圈层北部的彭州市,建议这些片区加强土地开发强度,推进旧城改造和土地整理,提高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出效益。2011年与2006年相比,健康水平空间关联特征的“热点中心”由一、三圈层向二圈层转移,“冷点中心”开始较为显著的出现在中心城区。(3)从空间计量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土地利用系统所产生的效益指标成为其健康水平在空间聚集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构指标的影响程度也随着利用过程持续推进而不断提高,所以根据效益、效益指标背后的产业占比、用地结构等内涵,建议地方政府在引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时采用以调整用地结构引导产业结构,以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思路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不能一味走单一的依靠投资拉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道路。同时,针对功能指标的效益的不断弱化,建议更大的放权予市场,让市场规则更多的主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4)基于ESDA方法和空间回归分析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计量研究的研究结论印证了近年来成都市中心城区放缓、二圈层县域热门的土地开发现状和经济发展态势,这也表明ESDA方法和空间回归分析模型能够客观揭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探寻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具有客观依据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思路依据,在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中表现出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在该领域空间计量研究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土地利用系统 健康评价 空间自相关 空间滞后模型 成都市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理论基础13-16
  • 1.3.1 系统理论13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13-14
  • 1.3.3 土地稀缺理论14-15
  • 1.3.4 生态经济理论15
  • 1.3.5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15-16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16-17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6
  • 1.4.2 技术路线16-17
  • 1.5 可能的创新点17-18
  • 2 研究综述18-24
  • 2.1 国外研究综述18-19
  • 2.2 国内研究综述19-22
  • 2.3 研究评述22-24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24-27
  • 3.1 研究区概况24-26
  • 3.1.1 自然资源状况24-25
  • 3.1.2 社会经济状况25-26
  • 3.2 数据来源26-27
  • 4 研究方法27-38
  • 4.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27-33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7-29
  • 4.1.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测度29-33
  • 4.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研究33-36
  • 4.2.1 空间权重矩阵34
  • 4.2.2 全局空间自相关34-35
  • 4.2.3 局部空间自相关35-36
  • 4.3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影响因素分析36-38
  • 5 研究结果38-46
  • 5.1 土地利用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及空间分异分析结果38-40
  • 5.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分析结果40-44
  • 5.2.1 全局空间测度分析40-41
  • 5.2.2 局部空间测度分析41-44
  • 5.3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4-46
  • 6 结论与讨论46-48
  • 6.1 结论46-47
  • 6.2 讨论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发超;刘黎明;许瑾璐;;闽北典型盆地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研究——以周宁县狮浦盆地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04期

2 王振波;方创琳;王婧;;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3 文政兵;;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分析[J];测绘科学;2014年02期

4 刘沛;段建南;王伟;曾敏;;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家庭;贾晨蕊;;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2009年03期

6 兰亭超;刘婷婷;;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成都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7 兰亭超;唐世超;;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与时间演化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

8 赵雨果;涂建军;;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合理性分析——以重庆开县消落带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翔;上海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2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092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