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16:03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允价值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 估值技术 获取途径


【摘要】:2012年5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同时设立财政部重点课题以广泛、深入了解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现状,以为准则制定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主要采用多案例对比研究方法,以2007-2011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初期和后续期间对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以及样本公司历年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情况,来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现状以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运用问题并结合作者在参与财政部子课题《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修订及模拟测试》中的收获,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稳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实情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通过规范分析系统梳理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已有文献,针对现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研究的不足,引出本研究的重要性及贡献。 第二部分为第3章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理论概述。前两节阐述了本文涉及到的主要专业术语,包括“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其中,在“公允价值计量”部分简要介绍了现行的三种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以及公允价值级次的划分,为后文探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运用情况和相关信息披露打下基础(第5章)。第三节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三个理论基础——契约理论、经济后果理论、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前两个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第4、5章的研究基础。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则是对本文研究价值的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为第4章和第5章。第4章从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影响层面,初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情况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将2007-2011年间的29家样本公司按各自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规模分为三组,既将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初期和后续期间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又将三组样本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初期,公司资产规模、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运用后续期间,公允价值计量虽然能真实反映公司资产的价值波动,但会增加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波动的不可预见性。第5章深入到公允价值数据的背后,从公允价值的计量——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公允价值获取途径,和公允价值相关信息披露两方面来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现状和运用问题。同时,以作者在参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修订和模拟测试》课题中获取的资料作为本章部分观点的辅证。通过样本企业2007-2011年年报发现,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健康、不稳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再加上我国评估业起步较晚、估值技术不成熟等因素,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存在计量困难大、计量结果不确定性强等问题。在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允价值信息可靠性需求的压力下,这些问题又直接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成本高。此外,还存在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披露要求不合理的情况。 第四部分为第6章。针对前面章节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运用问题,并结合作者在参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课题中的收获,作者对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企业三方逐一提出改善建议。首先,财政部要取得政府其他重要部门对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认可,并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这些部门制定的法规、制度相协调;企业方面要主动采取措施减小市场波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其次,针对公允价值计量难、计量成本高、计量结果不确定性强的问题,建议由政府出面组织、多部门联合搭建一个交易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在与资产评估事务所签订业务委托书时,可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引入,以增强估值结果的确定性。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关信息收集渠道等方式,尽量依靠自身估值以降低计量成本。最后,财政部应尽快出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并联合监管部门及时建立并完善准则运行反馈机制。 本文研究贡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获取途径、相关信息披露要求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内容更全面。已有相关文献对上市公司使用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获取途径,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披露情况和披露要求的合理性问题鲜有涉及,但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企业没有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亟待深入分析和解决。因此作者对29家样本公司在这些方面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发现出的问题向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所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三方分别提出改善建议。 其次,对公允价值计量在后续运用期间产生的影响进行多样本系统分析。已有相关文献只是对企业采用公允价值对采用当期财务数据的影响进行分析,没有进行后续跟踪分析,或并未对多个样本进行后续跟踪分析。而公允价值在运用当期和后续期间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运用后续期间产生的影响更复杂、更持久、更重要。同时,只对单个案例进行后续影响分析,显然不能反映整体情况。因此本文将2007-2011年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29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按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规模不同,分为三组,既将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初期和后续期间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又将三组样本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完善。 首先,未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在其他项目中的运用情况,所以本文所论述的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情况和运用问题并不能体现出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全貌,最后提出的建议也无法解决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所面临的全部问题。 其次,受研究资源所限,研究结论可能与实际中的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作者仅能通过样本公司对外披露的年报及各类公告来间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作者借助参加财政部课题的机会,向中介机构和2家样本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相关实务情况,但所获取的信息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也无法代表全国整体的情况。 最后,对样本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不到位。受能力所限,本文第四章在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数据产生的影响时,分析层面较浅、分析方法简单,因而分析结果可能未反映出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财务方面产生的全部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3;F299.23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跃堂;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0年08期

2 谭洪涛;蔡利;蔡春;;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3 刘峰;试论资产计价模式的选择理论[J];会计研究;1994年01期

4 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年05期

5 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年05期

6 董必荣;;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年10期

7 刘永泽;孙,

本文编号:1144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144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e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