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中国交通枢纽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1 01:03

  本文关键词: 交通枢纽 集聚经济 经济地理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交通枢纽是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通网络的枢纽节点和客货流集散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沿海港口和内陆交通枢纽凭借区位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部门对于交通枢纽的建设发展也日益重视,近期公布的"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中都提出要打造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不过现阶段中国交通枢纽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很多交通枢纽对周围区域产生明显的空吸效应,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比如北京市周围诸多贫困县形成的"环首都贫困带"。在中国越来越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交通枢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是什么?中国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有着怎样的作用方向和影响强度?探究上述问题对于利用交通枢纽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上述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首先,集聚经济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交通枢纽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较少;其次,交通枢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缺乏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定量证据;最后,中国交通枢纽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差异日益明显,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中国实际情况研究不足,无法支撑交通政策的科学制定和合理实施。本文通过对中国交通枢纽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典型地区交通枢纽的分析,总结说明中国交通枢纽的发展特点、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集聚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理论梳理和模型阐释了交通枢纽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建立了"交通枢纽综合性能—经济活动影响—集聚和扩散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交通枢纽综合性能的改善可以提高交通网络效率、增加交通区位优势、改变区域空间形态,从而对空间溢出效应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这三个方面的改变还会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而间接影响空间溢出效应,而空间溢出效应会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又对交通枢纽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引致需求会导致交通枢纽性能的继续改进,产生了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循环强化机制。基于上述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本文从经济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考察空间溢出效应,构建了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4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得到全国层面的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为了得到更为全面完善的结论,进一步按照东中西部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分类进行了分组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归结如下:(1)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的结论表明:中国交通枢纽已经从零散分布的古代交通枢纽逐步发展为成体系的现代化交通枢纽,从地理条件和政治地位为主导动力逐渐转变为交通条件和经济水平为主导动力,从单一交通方式的交通枢纽逐渐发展成综合交通枢纽,从点状发展逐渐升级成以点带面的网络全面发展;中国交通枢纽现阶段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大部分高等级交通枢纽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总体空间分布日趋平衡;交通网络结构、不同等级交通枢纽比例、非核心交通枢纽之间的交通连接等因素会影响不同区域交通枢纽的空间溢出效应。(2)理论分析的结论表明:大多交通枢纽相较于周围区域拥有更高的市场潜能,在交通枢纽处更容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的快速发展有可能使周围区域的发展速度放慢,甚至引发衰退;随着交通枢纽综合性能的提高,交通枢纽对于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交通枢纽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初始期、集聚期、扩散期和成熟期,随着交通枢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空间溢出效应将呈现出"集聚—扩散—动态均衡"的变化规律。(3)对经济产出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不同等级的交通枢纽都对于周围区域的经济产出有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且2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表现最为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大小来看,全国性枢交通枢纽稍大于区域性交通枢纽,两者皆明显大于地区性交通枢纽;东、中、西部交通枢纽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各类交通枢纽都有显著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特别是全国性交通枢纽的空间溢出效应尤为明显,中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最为明显的是区域性交通枢纽,西部地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交通枢纽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地区性交通枢纽甚至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4)对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的交通枢纽对于当地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有显著的不同,全国性枢纽只对第三产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不显著,区域性枢纽和地区性枢纽对于所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全国性枢纽和区域性枢纽都对于周围区域有着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过这两者的空间溢出效应都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对第三产业无显著的影响,地区性枢纽则对于周围区域的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看,全国性枢纽和区域性枢纽对于第二产业的影响差距不大,但都高过地区性交通枢纽。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把交通网络效率、区位优势、区域空间形态纳入理论分析,梳理了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建立了 "交通枢纽综合性能—经济活动影响—集聚和扩散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进而分析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交通枢纽综合性能的改善如何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补充了集聚经济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对于交通枢纽的研究。(2)基于对中国交通枢纽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典型地区交通枢纽的分析,总结了中国交通枢纽的发展特点、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交通网络结构、不同等级交通枢纽比例、非核心交通枢纽之间的交通连接等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构建了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从经济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全国性交通枢纽、区域性交通枢纽、地区性交通枢纽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方向和影响强度,为制定差异化的交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512


本文编号:1501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501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