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13 11:09

  本文选题:物流发展 切入点:区域经济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考虑到物流运作离不开自身的区域环境,受其区域差异性、地理邻近性等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研究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是必要的。首先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入手,检验和分析海西物流业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确定性空间数据分析,即通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检验和分析,得出了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是显著的、但非绝对影响要素的结论,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海西物流发展还存在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Abstract]:Considering that logistics operations cannot do without its own regional environment, it is inevitable to be influenced by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geographical proximity, et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ercynian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Hercynia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ercynian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o carry on the concrete quantitative test and analysi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ercynian logistic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remarkable, but not the absolute influence factor.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re is a stro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rcynian logistics.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西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及其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JA11022S) 侨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时间满意度的物流配送服务半径研究——以海西经济区果蔬产品配送服务为例》(项目批准号::09QSK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59.27;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志梁;张雷;程晓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俊;中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1期

3 徐杰,鞠颂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物流需求的影响——长江经济区发展对安徽地区物流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4 李文顺;刘伟;周宏;;1952-2002年中国物流增量和GDP增量的协整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扬;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志惠;虞巧颖;申金升;;三大经济圈的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佳成;鞠颂东;陈默涵;;面向用户网络的物流网络自适应运作初探[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梅青;周叶;周长龙;;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闫莉;陈青;;区域物流规模的改进灰色马尔可夫预测[J];包装工程;2009年07期

5 邵扬;姚薇娜;;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张琼珍;;深港现代物流产业合作策略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1期

7 余泳泽;武鹏;;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8 张蓉;洪铃;;广西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2期

9 杨杰;孙利娟;叶小榕;;从产业联动效应到区域协调发展——基于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06期

10 李松庆;;广东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J];工业工程;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廖迎;阮陆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杰;文启湘;;基于能源价格的我国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唐强荣;陈丹涌;;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和引航船舶总数预测——基于协整检验与ARMA模型[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董晓华;侯建;;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帆;中国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楚岩枫;我国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孙淑芬;民航运输机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钱乃余;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与食品物流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广志;东北地区保税物流网络构建与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张鲁平;入盟转轨国家FDI渗透程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蒋永雷;区域产业转移形态及其对港口物流系统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俊颖;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胡强;兰白物流一体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君;现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缺失与拓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赵婕;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静;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永亮;区域物流运行状态测评体系[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董秀月;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朱嘉鹏;基于DEA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贾国强;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寿波;;生产要素六元理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学工;论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赵晓卓;苏德勤;韩增林;;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4 陆玉麒,佘之祥;安徽沿江地区的区域发展特点与开发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4期

5 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6 李丽清;;企业物流管理与经济效益[J];中国储运;2006年01期

7 崔晓迪;张东亮;;区域物流系统的供需分析[J];中国储运;2007年12期

8 耿兴荣;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的理论框架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9 邹跃飞;薛娜;构平香;;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2006年08期

10 韩增林,王成金,尤飞;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布局的特点及对策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维庆;;东北区域物流发展策略分析[J];北方经贸;2008年04期

2 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7年05期

3 韩梅;邓芳玲;韩延慧;韦旭;;广西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10期

4 金常飞;李国强;李婕;;基于panel data的区域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6期

5 陈畴镛,蔡小哩;区域经济与第三方物流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6 楼前飞;;义乌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1年03期

7 高阔;甘筱青;阮陆宁;;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J];时代金融;2007年04期

8 胡林凤;刘湘琴;;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34期

9 王振锋;王淮东;徐广印;王巍;曲建华;梁广华;;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模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汪道涵;;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J];城市问题;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承伟;潘峰华;;我国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1995—2005)[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管镇滨;马锦郁;;西北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付晓东;;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生全;冯静;高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翠玲;蔡国友;李培进;张传本;吴曙霞;;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成海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付晓东;;基于虚拟空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娜;区域经济之魂[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记者 王起津 通讯员 徐海波;大无缝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揭牌[N];中国冶金报;2005年

3 陈国雄 申保;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增强物流发展后劲[N];中国水运报;2009年

4 刘凌林;2003年物流发展势头良好[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张敏;天津确定今年物流发展目标[N];中国化工报;2002年

6 ;美国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7 吴流 汪馔;物流发展:七种挑战七大机遇(上)[N];中国商报;2001年

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陆江;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常河山;重庆长江钢领 引领钢贸物流发展[N];现代物流报;2010年

10 薄世久;一体化网络是未来物流发展方向[N];中国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茗;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林矗;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璇涛;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张聚华;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李建华;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程玉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丁纪岗;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金满;我国城市群物流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邓蓉;城市物流规划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丽英;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D];湖南大学;2001年

4 张鹏;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李海英;我国区域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财政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磊;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石志恒;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与协调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杨建;成都城市边缘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赵子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燕;我国区域产业集群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6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606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5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