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高血压患者太冲配伍太溪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本文选题:针刺 切入点:腧穴配伍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简称“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上述器官的功能衰竭。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约有2亿,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高血压。因此,控制高血压从而减轻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于EH发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完善,尚无法根治,临床上为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症治疗以降低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地位。为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而这可能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甚至肝肾功能的损害,且停药后血压水平容易反弹。中医的针灸疗法作为一种补充替代疗法,具有简便、有效、经济、安全等优势,临床上常单独或配合其他疗法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中医中并无“高血压病”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可将其归属“眩晕”、“头痛”的范畴,多数医家认为高血压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为精气衰退、禀赋阳盛阴虚,外因则包括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及房劳,病机主要为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病位在肝肾,涉及脾、心、清窍、络脉等。临床常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和瘀血阻络五个证型,其中,阴虚阳亢证较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为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具有调和气血、疏肝理气、平肝息风之效。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太溪可调补肾气、滋补肾阴。原穴有调整其脏腑虚实的功能,太冲与太溪两原穴配伍使用,太冲可平抑肝阳,太溪可滋补肾阴,二者共奏滋水涵木、滋阴潜阳之功。故太冲与太溪两穴配伍可用于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治疗。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凭借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准确定位脑功能区、无创伤性,且能实时反应活体的脑功能活动变化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于脑的基础和临床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之中。基于fMRI技术能对大脑功能活动变化进行可视性研究的特点,而成为研究经穴特异性和针刺作用机制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腧穴配伍是针刺治病的主要形式,然而,经穴配伍与单穴治疗疾病的脑整合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尚未明确,既往研究所观察到的现象与腧穴配伍的直接联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腧穴配伍对疾病的整体调节机制也需进一步研究。关于针刺太冲、太溪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目前已具有一定的前期基础,如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针刺太冲配伍太溪、太冲和太溪单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的研究正不断展开。因此,本研究选用Rs-fMRI技术通过观察针刺腧穴配伍与单穴时高血压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来探究腧穴配伍的作用机制。综上,本研究以E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比较针刺太冲配伍太溪与针刺太冲单穴、太冲配伍非穴对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生存质量量表(SF-36)和阴虚阳亢量表评分的影响,对针刺太冲配伍太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改变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阴虚阳亢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探讨有效腧穴配伍与单穴、无效配伍之间作用有何异同。同时,运用Rs-fMRI技术观察比较针刺太冲配伍太溪与太冲单穴、太冲配伍非穴在针刺前后、针刺治疗前后EH患者的脑功能活动的变化情况,以探究针刺太冲配伍太溪治疗高血压病的脑整合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今后腧穴配伍治疗疾病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客观依据及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针刺取穴作理论支持。方法1临床观察根据纳入和排出标准收集并筛选Ⅰ或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根据统计学软件(SPSS 20.0)产生随机数字表按参与顺序将45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太冲配伍太溪穴组,太冲穴组和太冲配伍非穴组。1.1干预措施1.1.1针刺腧穴太冲配伍太溪组:太冲(双)、太溪(双);太冲组:太冲(双);太冲配伍非穴组:太冲(双)、非穴(双)。1.1.2针刺操作及疗程采用爪切法进针,针刺后采用捻转、提插手法,捻转角度为90-180°,频率为60~90次/min;提插幅度为0.3~0.5cm,频率为60~90次/min,进针得气后行针1min。非穴按针刺要求刺入一定深度后即可,不作提插、捻转。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针1min。每天针刺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再连续治疗5天,共治疗10次。1.1.3血压测量待受试者平静休息5 min后测量血压值,坐位,裸露上臂,手心朝上,肘部外展45°,肘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将袖带缚于右上臂,袖带下缘距肘横纹约2-3 cm,松紧适宜,开始测量,测2次,2次之间间隔2-3分钟,取平均值,记录数据。测量时间点:①前3日,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以确诊;②开始针刺治疗的首日,针刺前20min(针刺前或疗程前)和出针后5min(针刺后)分别进行血压测量;③针刺疗程结束后次日(疗程后)。1.2观察指标1.2.1主要观察指标血压变化:比较首次针刺治疗前、首次针刺出针5min后及针刺治疗结束后,受试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1.2.2次要观察指标①简明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评②阴虚阳亢证患者自评量表1.3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推断均采用双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a=0.05,采用95%的可信区间作为参数的可信区间估计。尽可能采用参数方法,当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可采用数据转化的方法使其符合正态分布,若转换后仍不符合正态分布,则考虑使用非参数检验。2 Rs-fMRI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I或II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太冲配伍太溪穴组,太冲穴组和太冲配伍非穴组三组。2.1干预措施2.1.1针刺腧穴、针刺操作、疗程安排及血压测量(见:1临床观察)2.1.2扫描方案利用3.0T的磁共振扫描仪(GE Company, Fairfield, Connecticut, America)和标准GE公司8通道头部线圈对三组受试者进行全脑功能磁共振数据的采集。(1)横断T1WI序列:1min51s,采用FSE序列完成。OAx T1 FLAIR,重复时间(TR)1750ms//回波时间(TE)24ms,TI 960ms,视野FOV 240mm × 240mm,矩阵320x224/NEX=1,层厚5.0mm/层间距1.0mm,共扫30层,回波链长度8,带宽31.25。(2)静息态fMRI BOLD数据采集:采用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GR-EPI)序列扫描6min,参数:TR3000ms//TE Minimun,翻转角度90°,FOV240mm×240mm,矩阵96×96/NEX=1。图像采集时间点:首次针刺前15min(针刺前),首次针刺出针15min后(针刺后)和针刺疗程结束次日(疗程后)。2.2数据分析处理2.2.1图像预处理数据分析及处理基于MATLAB R2009a平台,采用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MRI (DPARSF)对静息态fMRI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DICOM格式转换、去除功能像扫描前10个时间点、时间层矫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和空间平滑6个步骤。2.2.2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EST 1.8软件进行全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对各组针刺后和疗程后两个时间点标准化ReHo值和ALFF值分别与针刺前进行组内的配对t检验,针刺前三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若比较后有显著性差异,则分别以三组针刺前的ALFF值和ReHo值为协变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三组间针刺前后差值和疗程前后差值的两两比较。利用xjview8.0设定统计阂值概率为0.05,采用AlphaSim校正(P=0.05,连续体素=228)得出不同组间针刺后和疗程后的脑区ReHo变化和ALFF变化,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以图像形式呈现。结果1临床观察1.1血压比较1.1.1组内比较(1)太冲配伍太溪组针刺后和疗程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针刺前均明显减低,三个时间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的收缩压(131.87±17.90)较针刺前的收缩压(136.33±17.43)明显减低(P0.05),疗程后的收缩压(130.00±13.44)和舒张压(87.87±5.04)较针刺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89.47±8.43)均明显减低(P0.05);(2)太冲组疗程后的收缩压均较针刺前和针刺后明显减低,三个时间点的收缩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后的收缩压(129.71±8.60)较针刺前的收缩压(134.93±9.05)明显减低(P0.05);(3)太冲配伍非穴组针刺后的舒张压较针刺前和疗程后明显减低,三个时间点的舒张压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的舒张压(82.36±5.05)较针刺前的舒张压(84.00±6.37)明显减低(P0.05)。1.1.2组间比较三组疗程前后舒张压差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太冲组和太冲配伍非穴组比较,太冲配伍太溪组疗程前后舒张压差值(1.60±7.14)有显著性差异(P0.05)。1.2针刺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1)太冲配伍太溪组针刺治疗后的VT(79.33±3.96)和MH(82.40±4.94)评分较治疗前的VT(70.33±4.76)和MH(69.60±4.55)显著增加(P0.05);(2)太冲配伍非穴组针刺治疗后的VT(83.57±2.64)和SF(97.62±4.73)评分较治疗前的VT(69.64±4.76)和SF(88.89±14.45)显著增加(P0.05);(3)太冲配伍太溪组治疗前后MH评分变化明显,太冲配伍太溪组治疗前后MH评分差值(12.80±19.02)与太冲组(-2.57±11.7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针刺治疗前后阴虚阳亢自评量表评分比较(1)太冲配伍太溪组针刺治疗后的阴虚阳亢量表评分(7.80±3.47)比治疗前(10.47±4.70)明显减低(P0.05);(2)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阴虚阳亢量表评分的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Rs-fMRI研究2.1组内比较2.1.1太冲配伍太溪组(1)针刺前后比较: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右侧颞下回、枕下回、小脑后叶小脑脚1区、额中回和背外侧额上回,左侧梭状回、舌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舌回、枕上回、中央前后回、顶下缘角回和右侧中央后回、缘上回、颞上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前扣带和旁扣带回、楔前叶、顶上回和枕中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2)疗程前后比较:与疗程前比较,疗程后左侧岛叶、眶部额下回、内侧和旁扣带回、补充运动区的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三角部和岛盖部额下回、中央后回、顶下缘角回、缘上回和右侧枕下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岛叶、颞上回、楔前叶、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内侧和旁扣带回、内侧额上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2.1.2太冲组(1)针刺前后比较: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右侧颞中回、枕中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舌回和右侧梭状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左侧小脑前叶山顶的ReHo值显著降低。(2)疗程前后比较:与疗程前比较,疗程后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和右侧额中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右侧海马旁回、颞上中回颞极和楔前叶的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顶下缘角回、缘上回和左侧中央旁小叶、内侧和旁扣带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2.1.3太冲配伍非穴组(1)针刺前后比较: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左侧梭状回、舌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右侧壳核、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和补充运动区的ReHo值显著升高,左侧直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2)疗程前后比较:与疗程前比较,疗程后左侧顶上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梭状回、枕下回、海马、海马旁回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的的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小脑前叶4、5区、颞中回、中央后回、顶下缘角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2.2组间比较2.2.1针刺后与针刺前差值比较(1)与太冲组比较,太冲配伍太溪组左侧壳核和尾状核的ALFF值显著升高,而右侧小脑后叶6区、枕中下回、左侧额上中回和中央前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左侧眶部额中下回、三角部额下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2)与太冲配伍非穴组比较,太冲配伍太溪组双侧额中回、左侧枕上中回、中央前回、额上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双侧岛叶和右侧眶部额下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右侧枕上中下回、距状裂周围皮层的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小脑上叶3区ReHo值显著降低。(3)与太冲配伍非穴比较,太冲组右侧颞中回、楔前叶和左侧岛盖部额下回、枕中回、角回、顶下缘角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右侧小脑后叶8区、左侧小脑前叶9区和壳核、尾状核的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楔前叶的ReHo值显著降低。2.2.2疗程后与疗程前比较(1)与太冲组比较,太冲配伍太溪组左侧梭状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中央旁小叶的ALFF值显著降低;右侧楔前叶、内侧和旁扣带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的ReHo值显著降低。(2)与太冲配伍非穴组比较,太冲配伍太溪组右侧延髓、左侧颞上回颞极、眶部额下回、内侧和旁扣带回、补充运动区的ALFF值显著升高,双侧顶上回和右侧枕上中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左侧眶部额上下回、壳核、苍白球的ReHo值显著升高。(3)与太冲配伍非穴比较,太冲组右侧梭状回、颞中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右侧额中回、眶部额中下回、三角部额下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结论1.太冲配伍太溪可能具有即时、短期持续的辅助降压作用,太冲单穴可能具有短期的辅助降压效应,太冲配伍无效非穴仅有即时降压效应而无短期持续辅助降压效应。太冲配伍太溪能改善患者的精力和精神健康状况,太冲配伍非穴能改善患者的精力和社会职能,推测针刺在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且针刺辅助降压的中枢机制可能与其对心理情绪方面的调节作用有关;同时,太冲配伍太溪能够改善EH患者的阴虚阳亢症状,推测太冲配伍太溪可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2.针刺太冲配伍太溪出现变化脑区的数量上显著多于太冲单穴组、太冲配伍非穴组,本研究推测针刺太冲配伍太溪对EH患者的治疗可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太冲配伍太溪对与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相关脑区的影响可能是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体现。3.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补充运动区、三角部额下回、内侧和旁扣带回、颞上回颞极,左侧岛叶、眶部额上、中、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右侧延髓、海马旁回和颞下回颞极、小脑后叶等脑区可能是针刺辅助降压的靶向性作用脑区。4.针刺太冲配伍太溪靶向性作用于前额叶皮质(补充运动区)和岛叶等边缘系统的脑区,其可能是针刺太冲配伍太溪辅助降压的中枢作用机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君,王国义,孙申田;针刺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杨志梅;;针刺治疗耳鸣[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关于针刺治病的原理[J];医卫通讯;1978年03期
4 张庆萍;;正确理解“腹部深似井”在针刺临床上的运用[J];江苏中医杂志;1987年01期
5 宋国英;;针刺腮中穴治疗呕吐1600例[J];中国针灸;1991年04期
6 张吉武;张荔;;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20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S1期
7 孔庆寿;《内经》中针刺获效影响因素的探讨[J];针刺研究;2000年01期
8 郭淑香;针刺治疗饮水返呛38例总结[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05期
9 王彪,李秋光,赵元琛;针刺治愈癔症1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11期
10 许宏珂,张晨霞,齐敬东,赵清秀;针刺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J];中国针灸;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卿;康建华;韩静;陈玄;叶笑然;;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的现状[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余银;李劲民;陈海丽;叶天申;陈传帮;蒋松鹤;;对应与中轴针刺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3 东红升;郑丽静;胡伟民;夏秋芳;牛燕霞;秦宏;东贵荣;;中风病针刺治疗关键技术的临床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4 董素亭;张彬;贾海波;温长宁;王桂青;王炳芝;;针刺所致疼痛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阿拉坦巴根·陶琦;;针刺临床病例体会[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牛燕霞;徐佳;;针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氧饱和度作用的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振寰;陈杰奎;;针刺促进大脑神经发育与修复的新进展[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陶素爱;李史清;;中药内服配合针刺以及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0例[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卢君艳;郑余银;李劲民;陈海丽;叶天申;陈传帮;蒋松鹤;;对应与中轴针刺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杰奎;刘振寰;;针刺促进脑神经发育与修复的新进展[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志成;针刺治疗植物病[N];山西科技报;2001年
2 李伊嘉;针刺治疗植物病[N];广东科技报;2001年
3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风康复科 毛忠南 何天有 张志明;针刺与康复结合促中风恢复[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中医针刺治疗老年痴呆[N];健康时报;2006年
5 蔡志红;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刘道安;“针刺影响衰老”课题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甘肃省岷县堡子卫生院 周永红;针刺可缓解阑尾术后疼痛[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王改花;针刺一穴治咳嗽[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医大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石学敏 本报记者 胡彬 实习记者 赵维婷 整理;针刺降压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郑健刚;杜元灏;石学敏;针刺能增加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宇;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PI3K、p-AKT、Bax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刘奇;针刺促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能量转运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宋晓宾;针刺不同穴位对思虑过度状态脑功能磁共振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杨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学及神经血管再生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王艳杰;针刺高血压患者太冲配伍太溪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婧;针刺安全理论探源及框架构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张全明;针刺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于雪峰;针刺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姚筱梅;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内脏感觉、胃电图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珊珊;围手术期针刺对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瑜;不同针刺频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朱伟良;太阳经腧穴不同深度地针刺治疗颈椎病即时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于淼;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cAMP-PKA-CREB通路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张茜茹;针刺足三里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力;布带缠绕针刺C/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2016年
6 赵日霞;针刺对躁狂模型大鼠海马GLU/GABA兴奋/抑制调节系统作用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7 陈进钉;针刺对术后结肠ICCs修复微环境中CSE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杨益宗;针刺足三针通过CO途径对大鼠结肠吻合术后ICCs修复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杨素音;针刺合谷穴对寻常型痤疮患者面口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实验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慧;基于“头项寻列缺”探讨针刺列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机理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67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66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