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
本文选题:经济新常态 + 信贷供给 ; 参考:《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2012年我国宏观环境出现了较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层面的变化。近年来,金融领域出现一系列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包括货币政策的变化、银行业务的变化、企业融资渠道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我国金融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给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受到的影响及其传导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当前金融运行环境,应用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两种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国信贷传导受到的影响及其传导效果,从而为提高我国信贷传导的有效性提供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本文开篇阐述了文章写作背景及研究目的。并对国内外有关经济新常态及信贷传导机制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信贷传导理论研究的不同角度,本文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存在性、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面对国内外的文献分门别类的总结。其次,对信贷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分析。由于信贷传导机制是前人经验发展而来,因此本文首先对信贷可得性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我国信贷传导机制的存在性。之后对现代信贷传导机制进行了梳理,并按照信贷传导机制的各环节分析影响信贷传导的因素。以上理论方面的准备工作为后面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再次,本文介绍了经济新常态的现状以及出现的新变化。然后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带来的影响。接下来建立VAR模型并应用脉冲响应分析实证检验信贷传导机制受到这些新变化怎样的影响及信贷传导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推动了信贷量的供给;银行表外业务短期内加大了信贷供给量;直接融资水平提高抑制了贷款的供给;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产出、投资和消费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且银行信贷对消费的拉动效果比投资的拉动效果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由于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表外业务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且有助于银行信贷供给,不过其蕴含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力度;其次,随着企业直接融资水平的提高,信贷传导的有效性会逐渐降低,所以建议推动其他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发展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最后,建议完善并推进我国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整工具的运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本文定性分析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生的新变化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通过收集数据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信贷传导过程的影响并实证分析了信贷传导机制的传导效果。其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则为定性分析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第二,理论灵活运用。本文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并运用前人经验解决现有问题,这是前人经验在当前环境的运用和提升。本文的不足之处是中国的经济及金融环境依然处在不断改革和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本文由于数据选取等原因,还有其他变量没有进入到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此外本文还缺乏微观层面对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发生作用的研究,还需要以后继续学习和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credit transmission on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韩静轩;目前我国信贷与投资的关系问题探讨[J];党校科研信息;1995年10期
2 邢文增;试析我国信贷市场的寻租活动[J];北方经贸;2000年04期
3 赵友莉;关于我国信贷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2年03期
4 罗丹,高晓改;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信贷资产的证券化[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22期
5 刘婧;;我国信贷资产的证券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6期
6 王若晨;刘波;;我国信贷规模、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2年04期
7 陈玉璞;关于我国信贷规模的几个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1988年08期
8 肖飞,杜晓敏;对取消我国信贷规模管理的探讨[J];银行与企业;1997年10期
9 周培胜;我国信贷市场寻租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金融与经济;1999年12期
10 姚战琪;建立我国信贷市场高效运行机制的思考[J];海南金融;199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竞仪;我国信贷投放明确九大“优先领域”[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记者 王信川;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3027家[N];经济日报;2011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兴业银行:今年我国信贷规模难压缩[N];证券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晓;上半年小贷公司新增贷款894亿[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记者 王宇;交行报告:明年我国信贷投放规模或有所扩大[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本报记者 韩晓东;经济底部抑或拐点?[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国泰君安 姜超;对我国长债的示范作用不大[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婧;我国信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 庞东梅;增速加快: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重要引擎[N];金融时报;2009年
10 商报记者 黄竞仪;中国经济何时复苏[N];北京商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信贷市场利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
2 高若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3 刘溶溶;我国信贷投放与物价水平的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小凤;我国信贷市场脆弱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5 胡浩杰;我国信贷类理财产品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刘懿;我国信贷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7 师进才;我国信贷规模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彭雅琴;我国信贷规模及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常艺;基于CreditMetrics模型对我国信贷组合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刘丽秋;我国信贷资源配置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51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75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