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地区城镇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渝东地区 + 农村中学 ; 参考:《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是发展学生体质的关键所在,是形成终身体育观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无数条法令来促使学校体育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历年的奥运会上看到了中国健儿取得的无数荣耀和光环,为国家增光添彩,中国逐渐加入了体育大国的行列之中,学校体育也在发展中不断崛起。但是我们也以应看到,现在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使学校和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以至于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严重缩水,剥夺了中小学生接受身体锻炼的机会;同时由于地方经济差异较大,体育教育资金投入有限,致使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现象更加显著。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施行。全国各学段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体质监测结果说明了我国各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还存在很多问题,也表明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任重而道远,体育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形势不容乐观,解决刻不容缓。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渝东地区(巫溪县、城口县、巫山县、开州区4个地区)学校城镇和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师和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渝东地区城镇和农村中学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现状;学校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程度;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状况;渝东地区中学体育课占所有课程的比例以及特色课程开设占基础课程比例,体育课程考试、考核制度,最后总结出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调查结果表明,渝东地区各中学学校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意义虽然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体育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又与其认识有比较大差距,思想上对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程度;学校用于体育教学资金较少,投入体育硬件设施的严重不足,每年用于修建体育场地,购买体育设备、器材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学校体育教学器材残缺不全,常年缺乏管理,而且部分体育器材也缺少使用,体育器材的利用率比较低,体育教师的素质以及职业培训不够充分。通过座谈的方式,在实地访谈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地域差距明显,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中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课开展不理想,缺乏体育课应该具有的活性,很多学生厌倦体育,甚至很多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很多教师三年的体育课程完全围绕初升高考试科目授课,未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阻碍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校园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学生很少,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对其现在的体育教学存在如下的问题:1.体育教师年轻化,教学经验匮乏。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继续进行学历提升的人员极少,很多老师不重视学历提升,觉得当前的学识能够应付当前的体育教学要求。2.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匮乏,学术论文发表较少,继续接受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很多老师最多一年接受1~2县级培训,市级培训几年才能参加一次3.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及业务能力不熟,城乡体育教师差距明显4.体育教师的言行和讲课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体育兴趣匮乏,自觉参与体育人数偏少。5.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参加体育教学科研和课程培训的人员较少,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指导方针的正确性和方向性。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率较低,城镇的实施略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受到学校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够,学校领导过于重视中考的体育成绩,而忽略了合理开展。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学校经费很少用于体育开展,上传下达不及时7.农村中学场地不标准,器材不完善,很多体育教材陈旧。8.城镇中学普遍开展较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较农村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热情高,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不显著。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the key to developing students ' physical fitness ,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 In the course of the field interview ,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e gap betwee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慧;李忠堂;;中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方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2期
2 邓锋;;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应重视课的“三环节”[J];体育教学;2013年09期
3 肖本松;;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3年04期
4 李启迪;周妍;;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甄异[J];体育与科学;2012年06期
5 刘然;;国内外中小学体育教材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6 朱兵;;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5期
7 俞云燕;;新课标时期中学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01期
8 彭小伟;杨国庆;;对当前体育教学方法范畴的重析与再认[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邵伟德;沈旭东;邹旭铝;;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状况分析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9年12期
10 项亚光;高潮;夏晖;吴向军;;安徽省城乡中学体育现状差异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丽娟;广州市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素质特征及培养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2 郭维;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3 贺红;中学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7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79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