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本文选题:供电可靠性 + 自动化 ; 参考:《吉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十年随着清远市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清城区作为清远市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居民、商业与工业用电负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清城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问题已成为电力用户关注焦点。清城区电网地处广东粤北山区,线路长度较长、混合线路较多、运行环境复杂,致使清城区配网故障多发和故障查找困难。为使清城区电网能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清城供电局必须针对本局地区特征,对线路进行馈线自动化改造升级,大幅提高清城区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但是配电网络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为能全面提高清城区配电网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对建设配网自动化重要性进行分析,其具有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能质量、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意义,提出建设配网自动化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分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存在的优缺点,重点对清城区配电网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清城区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对配网自动化建设所涉及到的一次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故障隔离与定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方案阐述。制定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设计建设模型和目标,并建立配网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设备指标考核与监控机制。清城区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建立完全满足《南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建设技术规范》要求,遵循OS2标准“一体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设计原则。通过服务总线实现与安全生产管理、资产管理系统、配调集约化、GIS图档管理、计量自动化、客服管理等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应用,实现流程化管理,提高配网自动化应用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实施建设配网自动化工作以来,清城区配电网通过实施配网自动化试点改造与一年多的运行实践后,总结一年多以来各方面的综合指标情况与运行经验。各项指标表明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清城配网的可靠性水平,论证了配网自动化建设模式是可行有效的。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of Qingyuan City in the past decade, a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Qingyuan City, the consumption load of residents, commerce and industry has set a new record. The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in Qingcheng District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power users. The Qingcheng District Power Gri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ountain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 with long length of line, more mixed lines and complex operating environment, which results in frequent faults and difficulties in fault finding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Qingcheng District. In order to make Qingcheng power grid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Qingcheng Power supply Bureau must upgrade the feeder line automation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epartment,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Qingcheng District. But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 so it is imperative to buil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Qingcheng distri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which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improving the power quality,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service quality, etc.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autom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are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Qingcheng District is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in Qingcheng District is combined. The primary equipment, automation system design, fault isolation and loc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overal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del and goa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system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equipment index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equipment are establish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tomatic main station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Qingcheng District ful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ystem for Integrated Power Grid Operation in South Power Grid", and follow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Modularization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of OS2 Standard. Data sharing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on systems such as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GIS map and fil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automation, customer service management and so on are realized through service bus, and process management is realized.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application efficienc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tom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pilot transformation and more than one year of operation practice in Qingcheng District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situation and operation experience of various aspects in the past more than one year have been summarized. The indexes show that 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greatly improved the reliability level of Qingcheng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model.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冰;县级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的技术探讨[J];山西电力;2003年05期
2 袁明军;韩国的配网自动化系统[J];山东电力技术;2003年02期
3 ;秦卫民介绍山东实施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实用化问题[J];电力设备;2004年01期
4 张洪兴,韩维昌,冯庆东;配网自动化系统有关问题的分析[J];电力设备;2004年04期
5 刘庆秀,姚霞,丁国光;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J];电气时代;2005年10期
6 郑颂丽,陈波;中山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广西电业;2005年08期
7 钮学勤;;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探讨[J];云南电力技术;2005年06期
8 韩晓宁;裴晓东;;浅析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15期
9 郑乐平;;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3期
10 梁显光;;浅谈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J];广东科技;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明军;;山东配网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践[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王萍;;青岛配网自动化系统现状及优化运行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海涛;王晓龙;苏剑;;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成军;;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吴国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杨如康;夏肇元;;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分析[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7 郭艳;王会诚;鲁尊强;于红;;IEC61970/IEC61968标准在淄博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研究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石峻峰;秦立军;刘麟;;配网自动化系统中IEC 61850标准的应用和保护模型的建立[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白树军;;基于GPRS通信的配网自动化系统[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姜用晓;王静;;中小城市配网自动化系统如何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学文;济宁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王兆太邋高振江 郭忠伟 吴金钊;县级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N];国家电网报;2008年
3 瑞文雯;连接配网管理中的信息孤岛[N];国家电网报;2008年
4 记者 高春明;廊坊公司 智能电网建设又一程[N];华北电力报;2011年
5 通讯员 郭静雅 记者 冷冰;首都核心区配网实现智能自愈[N];国家电网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徐宗中 通讯员 朱永平;县级城市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电力报;2000年
7 刘红 朱俊;调控一体化打造嘉兴智能配网[N];国家电网报;2010年
8 通讯员 郭静雅 冷冰;北京核心区配网实现故障智能自愈[N];中国电力报;2009年
9 郭静雅;数字化技术 国庆保电胜算筹码[N];国家电网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曹瑾 通讯员 张画 郭静雅;首都核心区配电网进入智能时代[N];国家电网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凡广宽;昌平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运维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薛宇涵;任县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淼;易县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汤微;本溪市平山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李东明;满洲里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李冬冬;10kV农村配电线路故障处置与防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姚雅悦;固安供电公司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8 何涛;天津城西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张少珩;霸州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10 成志强;清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9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89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