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羽毛球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
本文选题:羽毛球培训 + 培训市场 ; 参考:《扬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为了促进扬州市羽毛球运动和扬州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扬州市羽毛球培训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就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实地考察、SWOT分析等科研方法,对扬州市羽毛球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1)调查结果表明扬州市羽毛球场馆和羽毛球俱乐部的分布比较集中,且设施较为理想;民办性质培训占市场主要地位;收费比较合理。(2)扬州市羽毛球培训对象主要为15岁一下青少年群体;教练员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但存在性别失衡和兼职教练员比例过高的问题。(3)扬州市羽毛球培训的消费结构和动机较为多元,经济状况和体育价值观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4)现阶段扬州市羽毛球培训市场的开发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其中,优势主要体现在扬州市羽毛球培训机构的数量不断增长,场地设施相对较为完善、扬州市经济发展迅速,为羽毛球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扬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和“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扩大了羽毛球培训消费者的人口基数这三个方面;劣势则主要在于体制不够健全、缺乏专业人员、缺乏完善的准入制度这三个方面;发展的机会主要在于羽毛球培训市场的开发一方面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在于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而发展的威胁则在于目前扬州市还缺乏羽毛球培训市场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且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两点。提出了如下发展思路:(1)注意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在全面把握市场供求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羽毛球培训市场上的供求变化规律,适时的对培训机构的经营策略和经营路线做出合理的调整。(2)注意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特色,通过在消费者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等方式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3)注意树立关系营销观念,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现,采取科学的营销战略,最大限度争取回头客。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badminton and Yangzhou regional econom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badminton training industry,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dminton training market in Yangzhou was studied by using SWOT analysis and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badminton stadiums and clubs in Yangzhou is concentrated and the facilities are ideal, private training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market. The training object of badminton in Yangzhou is mainly young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15, the age structure of coaches is reasonable, and the educational level is higher. However, there is a gender imbalance and a high proportion of part-time coaches. (3)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motivation of badminton training in Yangzhou City are more diversified. Economic status and sports values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umption.)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training market in Yangzhou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mong them, the advantag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badmint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Yangzhou, relatively perfect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which provides a good economic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training market. The promotion of the Yangzhou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s Sunshine Sports" have expanded the population base of badminton training consumers in three aspects; the main disadvantages are that the system is not sound enough and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h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policy support of badminton training market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increase of leisure time in residents on the other; The threat of development lies in Yangzhou's lack of professionals in training badminton market an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ideas: 1) pay attention to setting up scientific management idea,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ly grasping th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nge in badminton training market, Make a reasonable adjustment to the training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route in due course) pay attention to establish brand consciousness, build brand characteristic, raise oneself's popularity among consumers, Trust and reputation to form their own unique brand image. 3) pay attention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pay attention to consumer consumption, adopt scientific marketing strategy to maximize the return of customers.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羽毛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年09期
2 戴金彪;;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比赛带来的启示[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年03期
3 王进;;广州市高水平羽毛球队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郑顺新;;广州羽毛球赛事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年03期
5 陈晓滇;;高校羽毛球课堂教学之管窥[J];网络财富;2010年22期
6 陈丹丹;;后亚运时代广州羽毛球产业品牌发展[J];福建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7 杨贵明;;羽毛球的发展现状与契机[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7期
8 ;羽毛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997年06期
9 唐吉平;我国羽毛球项目竞技布局之动态研究[J];体育科学;2005年01期
10 颜意娜;陈曙星;;城市居民羽毛球消费行为形成因素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莉琳;;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程勇民;;运动知识的心理表征研究——以羽毛球项目为例[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磊;;国外羽毛球项目研究现状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邵建雄;张祯;金谦树;汤海鹏;;羽毛球球种预测能力的相关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陈滔;佘曦;关欣;;现代羽毛球男双技战术制胜特征的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徐大鹏;李宗浩;;羽毛球项目核心竞技能力、制胜规律及其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7 张孝亭;高坦;;“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在羽毛球技能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钟建萍;姜羽;欧阳志萍;;国内外羽毛球男子双打发、接发的技术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程勇民;陈跃;;羽毛球男双多球训练规律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程勇民;梁承谋;金花;;运动决策的心理过程及其实证——以羽毛球项目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毛毛;我省首个羽毛球专业队在西安宣布成立[N];陕西日报;2012年
2 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徐叶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曹宏俊;小学羽毛球教学方法探析[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肖苑玫;中国羽协积极推进会员制[N];中国体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暨佩娟;泰国天才少女要来中国打联赛[N];人民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陈君;对手在强大,,我们怎么办?[N];中国体育报;2007年
6 苏报见习记者 赵焱;民营健身场馆:门槛低经营难[N];苏州日报;2012年
7 记者 马赛;慧眼识凤凰[N];联合时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刘颖余;羽毛球的近忧远虑[N];工人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霞光;于无声处看羽球[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孙喜保;中国羽球“海外兵团”也风光[N];工人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萍萍;建立北京市大众羽毛球指导员资质认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王文毅;陕西省普通高校开展羽毛球项目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张晴晴;羽毛球俱乐部少年学员运动动机与心理疲劳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巍之;忻州市群众羽毛球项目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晓娇;对2012年尤伯杯中国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分析[D];南京体育学院;2014年
6 周楠;影响上海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羽毛球项目教师专业能力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7 王静;乒乓球与羽毛球项目竞技能力要素差异性的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8 孙雯;基于态势分析的长春市经营性羽毛球馆运营管理的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9 厉星星;扬州市羽毛球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10 朱晓冬;羽毛球勾对角球技术的动作特征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1959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95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