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4 14:27
本文选题:网页仿冒 + 司法认定 ; 参考:《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网络环境下最基础的资源和工艺技术的产物,网页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互联网日益成为法律生活中冲突和矛盾聚集的地带,尤其是网页被人任意复制、盗用或仿冒所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搜索引擎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仿冒他人网页变得轻而易举,仿冒者可以大大降低其成本和商业化过程的风险,而网页开发创造者的领先优势很快被破坏,因此,基于公平竞争的原则对网页仿冒行为的规制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具有独创性的网页进行保护,实际上是对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之外的智力成果的补充保护,由此产生了该保护是否必要及如何保护才能恰当的问题。对于网页仿冒这类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通常利用该法的一般条款对此类行为进行认定。网页仿冒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在认定此类行为时,如何有效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些问题亟待学界和实务界予以回应。基于此,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调研我国司法实践中规制网页仿冒行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我国法院认定网页仿冒行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除了引言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网页仿冒行为的一般理论。首先在对网页相关理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网页仿冒行为的概念加以界定,再分析司法实践中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该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由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仅限于具有独创性的网页及网页内容,加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未明确规定网页仿冒行为,法律的空白为经营者实施该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机会,导致此类行为屡禁不止。第二部分为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的现状。主要对网页仿冒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裁判文书进行实证考察。本文选择观察案件中原被告争议的焦点问题,并在逐一分析、提炼后,结合法官的审理思路最终明确分析框架,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强调个案的观察与归纳,进行案件信息的统计比较,以此来考察法官的具体认定思路。第三部分为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的不足及原因。在对第二部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法官在网页仿冒行为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法官依据抽象的原则性标准来界定该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极易导致审判标准不统一,法律的不确定性增强。第四部分主要探讨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不足的破解。借鉴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国际上对盲从模仿行为司法规制的经验,归纳出网页仿冒行为的认定标准具体该如何把握。为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衡,法官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条款为依据行使裁量权时,应秉持更为严谨的态度,避免任意扩张经营者的权利。
[Abstract]:As the most basic resource and process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 the web page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economic value ,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4;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企业如何预防网页仿冒诈骗?[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提防网页仿冒[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扁 鹊;全球网页仿冒危及电子商务信用[N];中国质量报;2004年
4 佚名;斩断“网络黑钩”[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对付“网页仿冒”的四种方法[N];网络世界;2005年
6 瑞丽 编译;安全顾虑妨碍电子商务[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弦;2005,IT站在新起跑线上[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Unisys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 傅良中;堵住“身份盗窃”的漏洞[N];金融时报;2005年
9 记者 肖扬;经济利益驱动网络频受攻击[N];金融时报;2006年
10 记者 司久岳;假冒银行网页,,美黑客骗取个人资料挺猖獗[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苗苗;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96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09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