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研究及实证分析第2页

发布时间:2016-12-11 19:44

  本文关键词: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计量模型与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二、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1.数据的确定
  本文数据主要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2001年至2006年统计年鉴和河南省教育年鉴。 其中, 政府对教育的需求 数据主要由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社会团体与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助办学经费组成;私人对教育的需求 数据主要由学杂费支出、上学期间的花费等其他费用组成,但数据统计有一定难度,故采用私人教育支出=农村年人均教育支出×农村人口+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城镇人口的值来近似代替;教育出口的计算主要采用(河南省高等教育外出求学学生人数-河南省高等教育外省入学学生人数)×1万元/年进行估算,忽略了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需求各因子的具体数据参见表。

    
  2.模型检验:
  用SPSS 1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如下分析结果:可决系数R2=0.987
  常量弹性为-0.122,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1.248,私人对教育投入增长弹性为-0.155,教育出口投入增长弹性为-0.023.
  3.结论与启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最终得到回归模型为:
  根据结果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可决系数R2=0.987,由此说明所选的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比较高;统计量F=49.109P=0.020,由此说明所选的包括常数项在内的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着的,说明提出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成立的。
  (2)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影响我省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增加教育投入有助于促进我省实际经济总量的增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1.248 ,即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每增长1%,则经济增长1.248 %。
  (3)私人对教育投入和教育出口投入低于政府对教育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155和-0.023,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未如一些文献所说的那样,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绝对的作用。主要原因与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与一些数据的估计不准确性有直接关系。这也是此项目后续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史仕新: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计量模型与方法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2)126
  胡双梅潘孝挺:四川省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76
  魏志静:基于SPSS软件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理论的分析[J]. 研究与探讨2006,,(2)10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计量模型与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10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