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经济俱乐部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区经济俱乐部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厦门大学》 2008年
中国地区经济俱乐部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龚丽芬
【摘要】: 俱乐部收敛分析比传统收敛分析提供了一个更真实和详细的解释。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方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1978-2006年间人均GDP的俱乐部收敛情况,由于分阶段逐步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各地区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分三阶段来讨论,分别为1978-1991年,1992-1999年,2000-2006年。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忽略空间效应将造成模型设定的偏差与结果的非科学性。1978-1991年和1992-1999年东中西部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说明80年代推行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策略造成三大地带经济差距的扩大,出现富的地区更富,穷的地方更穷的现象。2000-2006年三大地带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肯定了近几年中央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而推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成果。
【关键词】:俱乐部收敛 空间面板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1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2 罗超;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收敛差异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3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4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5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6 何江;张馨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南方经济;2006年05期
7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03期
8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9 彭支伟;陈柳钦;;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朱道才;吴信国;;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1990-2006年数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周金明;;基于连分式插值理论的非线性回归问题[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5 方鸿;曹明华;;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6 李光辉;王庆锋;;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7 许传阳;唐永;王巧玲;;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8 彭迪云;傅联英;郭林林;;要素投入对安徽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赵双;林鸿;;四川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10 刘迎洲;位刚;卢恩双;袁志发;;杀虫剂毒力测定中试验数据生成模型和毒力指标估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志敏;;动态交通影响下的公共停车场合理规模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骆永民;袁春瑛;;论公共安全的维护与经济增长——基于产权保护理论的解释及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弘;;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宇;余文玉;;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8 石鹏飞;;报社经营利润及其最大化的确定[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于潇;;政府和市场对我国区域投资分布的影响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洪晶;刘茂余;;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7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吕军凯;青岛市港口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夫,董先安,殷韦;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2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3 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4 陈守东;杨东亮;赵晓力;;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2期
5 苏梽芳;蔡经汉;;中国省域间居民收入水平收敛性实证检验[J];科技和产业;2010年04期
6 尹希果,陈刚,潘杨,付翔;我国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收敛[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7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8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9 朱晶;滕瑜;;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及地区收敛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4期
10 王志刚;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2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3 黄立;非均衡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有关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刘清春;经济增长中地理要素作用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玉停;山东省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赵新伟;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喜霞;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外部性溢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刁璟璐;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2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3 杨晓光,樊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4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5 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1年12期
6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7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8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9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10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区经济俱乐部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2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3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