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旱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统计,每年因旱灾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60~8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灾害,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以干旱造成的农业灾害最为严重,平均每年受灾面积最高可达2200万hm2。宁夏是中国受早率和成灾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其中以中部干旱带的干旱情况最为严重,持续严重干旱引起农业减产、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已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不仅可为当地政府的防旱抗灾提供决策帮助,还可为该地区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干旱监测的手段主要有基于气象资料传统的监测手段和基于遥感的现代监测手段,二者各有优缺点,而有机的结合两种监测手段会全面提升干旱时空信息的提取能力。为此,本研究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和同心三县1960~2012年的逐月气象资料,在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的基础上,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中部干旱带近53 a来的干旱多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利用2000~2014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逐月昼夜地表温度差(Δ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构建了 ΔLST-NDVI特征空间,改进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近15 a的干旱特征,研究取得如下几点结论:(1)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和同心3县发生的干旱事件中,超过中早以上的干旱事件达到了总干旱次数的30%以上,三县发生特大干旱的情况呈现相似的时间特征,干旱波动周期的多尺度分解显示,整个中部干旱带的干旱事件存在着0.5 a尺度的轻旱、1a尺度的中旱、3 a尺度的重旱和10 a尺度的特旱这一发生发展规律;基于SPI的分析显示,平均干旱强度的年际波动周期特征中,有平均超过65%的贡献来自于3.25~4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而平均超过14%的贡献来自于5.78~6.5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趋势分析得出,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趋势总体处于增强态势,但不同季节的干旱强度态势又表现出差异。平均干旱强度在增强,而极端干旱事件却有减弱的趋势。中部干旱带年平均干旱强度的增强趋势均具有长程依赖性,即未来还将持续干旱。(2)研究利用2000~2014年的逐月ΔLST与NDVI数据,构建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的二维特征空间,通过统计方法改进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的干湿边拟合过程。首先通过统计方法判断出NDVI在低值区时△LST存在的下“拖尾”现象,在此基础上剔除“拖尾”点并用拟合干边方程。同时,使用箱线图(Box-plot)统计方法来计算湿边散点中的异常值,通过剔除异常值以消除数据对湿边拟合的影响。研究对模型改进前后产生的TVDI干旱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原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会高估旱情。(3)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近15 a的TVDI进行空间分析发现,虽然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发生规律不定,但整体干旱强度都很高,其中以海原县的西南部、沙坡头区的北部、同心县部分区域以及整个盐池县干旱情况最为严重,且2002~2005年、2007~2010年以及2012~2014年这三次干旱过程均是从盐池县开始蔓延至同心县乃至整个中部干旱带。由此干旱变化趋势来推断,2015年的干旱情况可能较轻,但是从2016年开始又会有一次较严重的干旱过程。同心县、红寺堡区以及灵武市未来干旱增强的趋势会有较强持续,而盐池县未来干旱减弱的地区会中等持续减弱但干旱增强的地区则呈现较弱持续的态势。
【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逡逑

逦第二章研第二章研究区概况与模型方法逡逑况逡逑范围逡逑带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104°17?107°39'E、3灌区和南部丘陵山区之间,东邻陕西省,,北部接内蒙古自治相连,在行政区划上包括盐池、同心和红寺堡3个县(区)区、沙坡头区等县(市、区)的部分区域(图2-1),总面积虽然中宁县境内大部分属于引黄灌区,但由于中宁气象站位置更接近于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和同心,因此本研究也将中点划入研究区f5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8.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超;王福坤;;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辽西地区干旱评价研究[J];人民珠江;2016年03期
2 张耀宗;张勃;刘艳艳;张多勇;周丹;;1960-2012年宁夏强干旱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灾害学;2016年01期
3 杜灵通;候静;胡悦;王新云;王磊;;基于遥感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宁夏2000-2010年旱情变化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4期
4 龚艳冰;张继国;刘高峰;胡娜;;基于SPI指数与R/S分析的曲靖市干旱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3期
5 杨蓉;延军平;;宁夏干旱灾害的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6 王文;任冉;李耀辉;;基于EEMD的黄河中上游夏季降水预报方法的研究[J];气象科学;2014年03期
7 吴月祥;董立红;王丹;王吉晨;;基于功率谱的扎龙湿地降水周期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李艳萍;陈昌春;张余庆;毕硕本;;基于EEMD的明代北京地区干旱灾害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14年03期
9 王莺;王劲松;姚玉璧;赵福年;;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广东省旱情动态监测[J];草业学报;2014年02期
10 刘立文;张吴平;段永红;邢立新;陈圣波;赵敏;;TVDI模型的农业旱情时空变化遥感应用[J];生态学报;2014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灵通;基于多源空间信息的干旱监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齐述华;干旱监测遥感模型和中国干旱时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梅梅;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脆弱性评价[D];宁夏大学;2013年
2 闫娜;基于MODIS陆地产品LST和NDVI及EVI的陕西旱情监测[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536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3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