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集团内部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及其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14:03
【摘要】: 现代经济中,集团化企业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力,集团公司利益呈现一体化特征。然而集团公司内部企业的利益分割、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和波及效应使技术创新投入企业不能充分享有创新的效益,导致部分对集团公司有利而对子公司不利的技术创新项目投入不足,创新效率不高。 论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评价等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波及效应、滞后效应等特征,研究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评价理论及指标体系,分析天然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利益溢出条件下的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基于技术创新利益周期的激励机制,并对每部分的理论结论用某集团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在对本文研究的技术、技术溢出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通过对技术创新领域中对技术创新管理、集群创新及与技术创新评价文献的研究,发现一些关于集团公司技术溢出的启发性的观点;另一方面,通过对石油天然气行业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分析,探索提高石油天然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方法和途径。 其次,有效避免子公司之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是分权型集团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权型集团子公司之间的技术创新投入竞争往往陷入囚徒困境,必须借助集团的力量约束子公司的行为,引导子公司脱离危机,通过合作方式实现自身和集团利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子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博弈分析,提出集团可以从惩罚和激励两个方面约束子公司的行为,并对惩罚和激励的力度进行了求解。 再次,由于集团内子公司的技术创新不仅要评价技术创新对子公司本身的技术经济效益,更应着力分析集团内子公司之间技术创新波及效应对集团公司整体的推动作用。针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效益特征,从集团公司子公司的视角,通过对技术创新效益在集团子公司之间波及效应的分析,对集团公司下子公司技术创新提出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并对某石油天然气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然后,由于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投入是否达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标准,是企业和监管人员博弈的结果。通过对天然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滞后效应,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监管时企业和监管人员博弈的研究,证明天然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长期效益大于短期经济效益,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低于长期最佳投入,需要对其进行监管;加大对投入不达标企业的处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投入的概率,但是这种作用随着处罚力度加大而减弱;对监管人员的失职进行惩罚也可以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概率。 随后,由于集团公司由于其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子公司技术创新溢出可(部分)被集团公司吸收,为集团带来利益。从集团公司子公司的新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溢出的有效路径及其补偿,为集团公司更有效的利用和促进内部的正向技术创新溢出,论文提出对技术溢出的转移定价,将对集团有效利用内部子公司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高收益及收益时滞性等特征出发,对技术创新收益周期各阶段的性质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收益周期的视角对技术创新各阶段中各参与者实行有效的激励方式,并根据企业技术创新连续性的特征,推导出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不同参与者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应当对不同参与者进行激励。 论文对以上每部分的理论研究都应用某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数据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政策分析。 最后,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钢;胡键;孙桐;;核工业两大集团公司隆重庆祝建党九十周年[J];中国核工业;2011年06期

2 刘长垠;;水“龙头”集团公司成立[J];河南水利;1998年06期

3 ;巨化集团公司[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04期

4 李志起;;集团公司如何管控才有效?[J];中外管理;2011年09期

5 ;洛阳公交[J];城市公共交通;2010年12期

6 上官进军;;浅议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J];企业研究;2011年18期

7 ;义煤集团公司千秋煤矿[J];中州煤炭;2011年09期

8 苏小虎;;铁军乘风奏凯歌——八冶建设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纪实[J];党的建设;2010年07期

9 ;宁夏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科学发展 乘势而上[J];共产党人;2011年05期

10 ;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成功举办科技管理培训班[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蛟龙;;浅谈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对子企业的财务管理[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声彪;王雨莉;张俊杰;于荣霞;周丽娟;陈实;;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初探[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李坤;;集团公司对控股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初探[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珂;刘新国;胡贵森;;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5 赵和;;集团公司总部的财务职权定位与母子公司管理模式的探讨[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课题组;;试论以风险为导向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7 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课题组;;试论以风险为导向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8 王平;;如何加强和完善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爱军;;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结构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谭丽丽;;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贺利娟;科技为梯 步步登高[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总局“十二五”规划座谈会在昆明召开[N];中煤地质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予阳;勇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N];经济日报;2010年

4 胡喜鹏;新兴储能产业将爆发 地方抢占发展先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5 记者 叶桂华;戴南:5年后污水零排放[N];泰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缪宇竞;我市产业振兴圈定12个行业[N];泉州晚报;2011年

7 记者 沈念;以创新催生发展新活力[N];岳阳晚报;2010年

8 记者 陆成钢 通讯员 施益民;大力实施“152”培育工程[N];嘉兴日报;2011年

9 沈军 周咏竹;继往开来 再展宏图[N];四川政协报;2011年

10 郭轩;集中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姜尔加;集团内部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郭全中;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3 梁美健;集团公司对内投资管理体制与决策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4年

4 周琳;战略导向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理论和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劳伦斯(Lawrence Malesu);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沈阳铁西区产业共生困难的创新[D];东北大学;2010年

7 赵丰义;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宫兴国;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系统理论构建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9 董华;技术进步、制度演化与企业多重边界[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逄璇;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投入与中小上市公司绩效[D];山东大学;2012年

3 宋洁;福建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与其绩效的实证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4 胥建坤;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丽;我国企业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宇鹏;技术创新投入对武汉工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7 孙焕伟;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及其效率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陈前华;集团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云;武钢(集团)公司筹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10 高珊珊;Z集团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8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98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