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疆Ⅰ类砾岩油藏聚合物驱效果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E35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伟英;利用聚合物粘弹效应提高驱油效率[J];断块油气田;1995年05期
2 杨振宇,陈广宇;国内外复合驱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05期
3 卢祥国,高振环,闫文华;人造岩心渗透率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4年04期
4 卢祥国,闫文华,高振环;聚合物分子量与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匹配关系的实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6年03期
5 王启民,廖广志,牛金刚;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04期
6 张玉亮,李彩虹,张云祥,李宜强,胡靖邦;平面模型聚合物调剖驱油物理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7 ;ALL EXPERIMENTAL STUDY OF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AFTER POLYMER FLOODING[J];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1996年02期
8 卢祥国;王晓燕;李强;王荣健;;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驱油剂中聚合物分子结构形态及其在中低渗油层中的渗流特性[J];化学学报;2010年12期
9 姚约东;雍洁;朱黎明;姬泽敏;邱晓娇;;砂砾岩油藏采收率的影响因素与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4期
10 朱怀江;刘强;沈平平;罗健辉;杨静波;刘玉章;;聚合物分子尺寸与油藏孔喉的配伍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伟莲;;聚合物驱油在砾岩油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怀军;缔合聚合物结构溶液驱油有效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跃;西5-16区块聚合物驱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徐国勇;砾岩油藏中高含水期开采技术政策界限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3 薛新生;分子结构对缔合聚合物粘弹性及其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特性的影响[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马士平;聚合物水溶液的流动行为及其驱油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5 周长静;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及粘弹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6 佟占祥;砾岩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郭英;砾岩油藏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9年
8 王晓燕;驱油剂中聚合物分子构型及其渗流特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9 张海红;沈84-安12块二元复合驱油技术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00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0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