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及地热换热器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23:08
【摘要】: 能源和环保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又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地源热泵空调为节能和环保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推广和应用此项技术,本文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及地热换热器的研究,为地源热泵空调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本文分析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系统运行)以及系统的三个循环特点;总结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特点,如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绿色环境效益显著等;从理论上和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传统中央空调等系统进行了技术对比;提出了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如初投资、年运行费用、经营成本。 地热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室外部分的重点和核心设备,也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结构上不同于传统空调系统的特殊之处,本文详细阐述了地热换热器的设计步骤;分析了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及设计计算;以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的地源热泵系统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研究。提出了更适合于实际工程且操作性较强的地热换热器设计、施工方案。 本文通过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评价,得出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与其他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相比的优势——节能、环保,是值得推广的一项空调新技术。 本文通过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地热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分析,推导出地热换热器的管长计算公式,该公式已在多处工程实践中使用,为实际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图文】:

传统空调,运行费用,运行时,冷水机组


图2.1各种系统的初投资比较从计算结果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和传统采暖空调方案相比,单独运行时(单冷或单暖),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比传统的空调方式要低。在全年运行时,整个系统的初投资和采暖加空调制冷方式结合的初投资比较则相对较低,且全年的运行费用也为各种方案中最小。因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全年运行时在经济性方面也存在着优于传统空调方案的特点。b.地源热泵空调与传统空调的经济性比较(以济南地区实际情况测算)〔‘叼地源热泵空调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但其是否具有价格(经济)竞争力,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能源结构及价格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其经济性。这里对地源热泵空调与传统空调方式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指标作一概算比较。表2.3地源热泵空调与传统空调方式初投资比较(以每kw冷量及其相应的热量为算例,单位:元/kw负荷)111222333444地地地源源冷水机组与与冷水机组与与直燃式溟化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U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基于换热成本的U形地下换热器经济性评估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年03期

2 郭阳;;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与热泵技术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9期

3 史丽娟;;建筑节能[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4 何开岩;蒙辛;赖洪;洪军;;几种可再生能源生产热水方案的比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5 高坤洁;刘智勇;;中间换热器及热泵对复杂塔处理能力的影响[J];化学工程;2011年07期

6 谢敬田;金苏敏;;生活浊水余热热泵热水器启动特性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1年05期

7 邢筱叶;郭浩波;刘雄;;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原理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8 刘晓红;张枫;吴利平;;2010年国内外制冷空调行业市场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1年03期

9 郭江龙;;节能技术之十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节能技术[J];河北电力技术;2011年03期

10 胡金;白洋;;对话中国市场 稳健产业步伐[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刚;孙建平;;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发表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景刚;孙建平;;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3 张莉;施志钢;胡松涛;王刚;;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特性分析及运行方式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发表论文集[C];2004年

4 郭辉;袁旭东;;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传热研究[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毕海洋;端木琳;李永安;张晓峰;;基于变频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文集[C];2004年

6 张燕立;张新发;何耀东;;谈地源热泵空调设计[A];首届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莉;施志钢;胡松涛;王刚;;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特性分析及运行方式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8 王宇航;陈友明;彭建国;;地源热泵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9 刘学来;;地源热泵与低温地板辐射供暖联合运行的可行性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10 杨孝芬;张新发;张强;张燕立;;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施工技术概述[A];首届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君平;再生能源产业化难在哪儿[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秦宜德;地源热泵 让土壤成为免费能源[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秦宜德;美国土一气型地源热泵应用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复强;埃美圣龙进军南京地热市场[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方肇洪;节能技术走进新时代[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鲁宁;我国浅层地热新能源开发取得突破[N];科技日报;2005年

7 郭礼士;首个地源空调项目竣工[N];中煤地质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叶昌元;热泵,正悄悄走进日常生活[N];中国建设报;2005年

9 方肇洪;论空调热泵技术与建筑节能[N];中国建设报;2005年

10 邓未未;热泵 绿色供暖新技术[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景刚;自然工质热泵循环和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曲云霞;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与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魏唐棣;地源热泵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赵军;竖直埋管型地源热泵地下传热及热力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李新国;埋地换热器内热源理论与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钟理;新型吸收式热泵循环理论及实验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0年

7 张世钢;燃气机热泵仿真与优化匹配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谢英柏;燃气机热泵总能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9 李明海;空间站热泵—蓄冷组合排热系统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10 刘志强;空气源热泵机组动态特性及性能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道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及地热换热器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朱仕武;地源热泵埋地换热器动态特性及地上机组节能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3 吕丽霞;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埋管传热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建萍;套管式地源热泵全年运行试验研究与传热模型[D];重庆大学;2001年

5 李阳春;地源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王欣;地源热泵地下垂直式埋管换热器换热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黄俊惠;地源热泵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胡彦辉;垂直深埋U型管大地耦合式地源热泵冬季实验研究与三维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03年

9 余乐渊;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王文;燃气热水器辐射地板及地源热泵辐射地板试验研究及传热模型[D];重庆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39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39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