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棉花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2 03:07
【摘要】: 河南是农业大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40.7%降到2002年的20.8%,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彻底的改变,农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国际竞争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只有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并搞高好市场预测,才是唯一的出路。 河南是全国产棉大省之一。建国以来河南棉花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单产从50年代的每公顷200公斤,提高到目前960公斤以上,增长3.8倍,总产也从15万吨左右增加到76万吨。生产技术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如品种更新、麦棉两熟、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化学调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棉花生产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河南省棉花生产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抵抗灾害的能力较弱;生产规模小,质量尚不够高;生产成本偏高等,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河南省棉花产业的竞争力。要提高河南省棉花产业的竞争力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没有科技进步,就谈不上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本文以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变动趋势、区域分布、新品种以及种植技术推广应用为主要分析线索,通过时间变化的动态分析,指出技术要素在河南棉花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第一、技术因素主要研究品种、栽培技术和人力资本三个因素。建国以来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能力进行了七次大的更新,每次品种更新增产潜力都在10%以上。50年代经历了以斯字棉和岱字棉15为代表的两次更新,60年代至70年代初实现第三和第四次更新,80年代经历了第五次品种更新换代,90年代初期开始经历了第六次品种更新,90年代后期由于棉铃虫的危害,棉花品种以抗棉铃虫为主要特征实现了第七次更新。棉花栽培技术的突破始于七十年代,主要有五大技术措施:棉花育苗移栽、地膜移栽、地膜直播、化学肥料和化学调节剂的使用。研究发现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改进河南棉花产出都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河南棉花技术以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为主,机械化技术没有大的进展。八十年代以前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劳动,之后倾向于节约劳动投入。其主要诱因在于改革开放后就业渠道增加,劳动逐渐变得比以前更稀缺,每公顷标准劳动力的投入量由1990年的516.3个/公顷降低为2003年的358.5个/公顷。河南棉花技术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也同样呈现出受要素诱导特征。 第二、从技术经济进步的轨迹来看:河南省在近十年间的农业生产的年均技术进步贡献率37%左右。农业总收入增长量中有5%应归功于农业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在1990—2002年间,棉花生产的年均技术进步率为2.11%,技术进步对棉花单产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38.05%。从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生物技术方面不断加强,高产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得到重视:无机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化肥、农膜、农药广泛应用;机械技术应用加快,半机械化、机械化农具逐渐取代手工农具:人工控制环境的技术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生长点;保护资源的技术开始得到重视,节水节肥节能节地技术不断研制推广。农业技术进步已熔化渗透于劳动生产力三要素之中,在今后的棉花生产中,会成为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和棉花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的内涵性增长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根据河南省棉花生产的现实条件和国内对棉花需求增长的趋势,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应力争恢复到940公顷左右、总产100万吨的生产目标,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恢复棉花种植面积、继续推进区域优化调控;二是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实现棉花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三是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棉花种植技术的广泛推进;四是抓好服务体系,提高系统管理能力,增加对棉农在生产和运作方面的投入,提高棉农的科学文化水平。文章通过对技术进步在棉花生产中贡献率的测量,强调要提高棉花生产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棉花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棉花产业的技术更新,不断完善各种配套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26.12
本文编号:2659541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26.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治安,郭保民,张振华,史书套,侯俊奎,刘敬军,李雪方,谢玉辉;不同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2 魏和清;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资本投入度量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3 靳贞来;对CD生产函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方法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4 丛林;福建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J];华东科技;2002年01期
5 解慧,赵立元;新时期中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吴小玲,王锦功;科技进步作用的测算方法与实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7 喻树迅,魏晓文,赵新华;中国棉花生产与科技发展[J];棉花学报;2000年06期
8 洪慧民,张谊浩,戴兴武;“入世”对纺织业的冲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朱希刚;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05期
10 石荣丽,黄鹏;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659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5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