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预制混凝土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4:20
【摘要】: 论文在国内外预制混凝土结构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栋预制混凝土工业化住宅试验楼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工作包括: (1)通过对试验楼叠合楼板的现场加载试验,分析了其应用的叠合连续楼板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变形特征及内力分布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楼板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和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变形值较小,论证了采用的“预制板单向配筋,后浇层整体浇筑、双向配筋”的叠合连续楼板符合工业化住宅发展需要,对叠合连续楼板在工业化住宅体系的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2)通过现场监测,分析了试验楼构件连接的受力性能,试验表明三维构件的安装就位与调整影响了挤压连接中钢筋的应力变化和连接质量,构件拆分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提出了预制混凝土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构件合理拆分方式的构想; (3)客观地对国内首栋预制混凝土工业化住宅试验楼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及效益评价,为后续的试验研究提供生产和生产组织上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文】:

框架结构,工切,试验楼,场景


在强度、刚度方面具有甚至超过相应结构抗震设计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要体系的评价和抗震机理的分析都与现土结构是一种独立的体系,其性能要有关第二种观点的研究和试验还在进构。抗震性能,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乞‘3」。混凝士框架结构(该体系的内部框架承围窗间框架兼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功和柱的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性能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现浇混凝现浇混凝土结构。

预制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柱间


无需避免塑性铰区与节点的重合。在新西兰,最常见的框架节点型式有以下四种加〔25]:(l)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柱间为预制混凝土梁(见图2一3)二二轰日日 lll孚L…,,卜‘不‘闷二「tl『l「匕.1犷.“,,,r,犷口-les一尸,111{{{资阴 阴滋舅长荞价必拼沈毖照劣幼阶沂长二 二图2一3柱间预制混凝土梁的框架节点Fig·2一 3FramejointsforPreeasteoneretebeamsbetweeneolumns预制楼板放置在预制梁上,然后在梁和楼板的表面、梁柱节点的核心和下一层的柱子位置上布筋,,最后浇捣混凝土。这种做法大大减少了现场支模工作,但是梁底外伸的纵向钢筋在节点部分的锚接施工比较困难,所以柱子的尺寸要略大于梁。还有一个问题是塑性铰可能出现在梁柱连接的柱面上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U3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玉峰;;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特点和设计建议[J];住宅产业;2011年06期

2 初明进;冯鹏;叶列平;侯建群;;不同构造措施的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3 周晓红;;模数协调与工业化住宅的整体化设计[J];住宅产业;2011年06期

4 纪颖波;;我国住宅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研究[J];住宅产业;2011年06期

5 姜洪斌;;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住宅产业;2011年06期

6 温片欢;;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快速安拆[J];广东建材;2011年05期

7 秦珩;;万科北京区域工业化住宅技术研究与探索实践[J];住宅产业;2011年06期

8 殷晶晶;;产业化需博采众家之长——国外产业化政策、标准概览[J];城市开发;2011年16期

9 刘东卫;;住宅工业化建筑体系与内装集成技术的研究[J];住宅产业;2011年06期

10 刘强;;工业化预制结构住宅浅析[J];住宅科技;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为国;;新兴产业启动条件与政策设计探析——以工业化住宅产业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晓丽;;我国早期工业化住宅改造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弓晓芸;;低层住宅轻型钢结构体系[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景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弓晓芸;;国外工业化住宅应用实例[A];200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邱莉莉;;莫斯科的旧城改造是如何体现保护古都风貌的[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章林伟;;住宅产业现代化与建筑材料和制品[A];2008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美丹;余红发;杨礼明;张云清;陈浩宇;翁智财;;C100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及蒸汽养护特性的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季超;楚先锋;邱剑辉;李楠;刘波;曹军伟;李于辉;许勇;杨作用;;高效、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8年

10 何建清;李婕;张岳;;新增廉租住房建设有待于多角度探讨管控策略和实施方案[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 童悦仲;日本的工业化住宅[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2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日本的工业化住宅[N];中国建设报;2002年

3 汪晓霞;“工业化住宅”将现南京[N];新华日报;2008年

4 李菲 王邢政;填补国内工业化住宅整体式开发空白[N];绍兴日报;2006年

5 记者 崔凌云;引进日本房地产工业化理念 促进兰州住宅节能环保进程[N];兰州日报;2010年

6 黄树辉;万科:以低碳建筑引领行业[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王建立;创建全国优美镇[N];盘锦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夕;京城推广“积木房”[N];北京科技报;2010年

9 李新明;我国推出普适型工业化住宅样板房[N];中国建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雅;万科: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N];经济观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君怡;夏热冬冷地区低碳住宅技术策略的CO_2减排效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英;预制混凝土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2 李佳莹;中国工业化住宅设计手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曲笛;适合应用于农村的工业化住宅体系比较分析[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4 施鑫;SW体系村镇工业化住宅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5 温宇;适应工业化建设的城市住宅建筑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思;工业化住宅产品的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尚平;上海万科基于“工业化住宅”的核心能力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娅莎;制造绿色住宅[D];天津大学;2012年

9 白一页;基于PCa装配式的大连市公租房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滕新军;天津奥体中心预制看台板优化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1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81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