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技术预见的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7:57
【摘要】:在能源紧缺和环保要求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急需要发展清洁、环保的产业,电动汽车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具有可靠、环保、无污染的特点,自其产生以来,其发展进程就备受市场关注。 我国政府也对电动汽车产业这一新兴产业持以高度的重视,自2000年以来,不断出台各种规划和政策来鼓励该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相关技术研发基地、投入资金对电动汽车购买使用进行补贴等,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并将电动汽车产业列入在“十二五”专项规划中,给予重点关注。电动汽车是一个高技术的集成产业,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汽车制造的大省,在电动汽车的市场基础、资源优势和技术储备方面均具备了一定实力,其省会城市长春作为“双城[1]”更是拥有了优先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选择一个适合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并对该路径下的各种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路线做一个参考。 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发展环境和配套产业发展五个方面做了技术预见研究,结合吉林省的产业基础、技术储备、市场基础及技术未来发展动向等,从而寻找出最适合吉林省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中结合了相应的技术分析理论、市场分析理论、经济评价理论和产业技术经济分析理论等,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使得出的结论更加有说服力。 对于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研究,首先从多种可选路径中定位出适合吉林省的发展路径,并绘制了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然后对整体的发展模式进行定位,并分别从生产模式选择、市场推广模式的选择、运营模式选择和服务模式选择这四个方面对该路径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论述,最后针对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及乘用车、纯电动公交客车及乘用车、特种车等不同车型的模式分别进行了探讨。文章的结尾针对如何促进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例如联合产学研成立长春电动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完善电动汽车应用的配套设施建设等。 本文的研究主要想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为吉林省在“十二五”及以后的一段时期对电动汽车产业规划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参考,从而促进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传统汽车产业的升级,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同时,将电动汽车这一新兴产业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进行扶持和发展。
【图文】:

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


1)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车轮行驶是以电机来驱动,符合安全法规和道路交通的各项要求的车辆,其结构如图2.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月.卜留电池图2.1纯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以油/气和电池为为双重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它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更有利于市场化而生产出的一种新车型,也可以理解为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过渡汽车。它一般通过电动机和内燃机两种动力源来提供动力,将内燃机与高能动力电池或超级电容器通过控制管理系统进行结合,共同来提供车辆行驶的动力,因为继续使用油/气作为动力源,因此混合动力汽I川工泽平.电动轿车总体设计与性能仿真研究〔D],,2007.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硕士学位论文,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周荣;乔维高;;电力工业与纯电动轿车发展的相关性考证[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05期

2 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3 曹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4 潘美俊;毛汉颖;吴彤峰;;广西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对策探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5 ;科技动态[J];测控技术;2007年09期

6 程广宇;;电动汽车——一个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典型行业[J];电动自行车;2009年05期

7 程广宇;;对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J];电动自行车;2009年07期

8 付桂生,翁贞林;试论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兼论江西省工业生产力布局[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李健民,浦根祥;略论产业拉动因子在技术预见中的角色[J];科技导报;2001年05期

10 李健民,万劲波;技术预见与上海市环境科技的发展[J];科技导报;200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红阳;外在技术预见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斌;技术经济学理论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吴曙霞;提升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预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4 郭卫东;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泽平;电动轿车总体设计与性能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文超;基于SD模型的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保杰;基于CAN总线通信的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3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83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