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Fabry-Perot干涉与原子晶格间距的微位移计量及溯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5:11

  本文关键词:基于Fabry-Perot干涉与原子晶格间距的微位移计量及溯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位移通常是指位移范围仅为至几毫米甚至几微米,而测量准确度则达到纳米亚纳米级。微位移测量方法很多,这些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检验需要高精度的计量和溯源。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需要计量,这对微位移计量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位移计量主要采用迈克尔逊式激光干涉法,由于此类激光干涉法通常具有至少几个纳米的非线性误差,其测量精度难再提高。本论文针对当前纳米位移传感器校准和纳米测量仪器的微位移参量校准这两类典型的微位移计量需求,分别从溯源途径和计量方法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和设计了测量范围较大、可直接溯源至激光波长且无非线性误差的拍频Fabry-Perot激光干涉仪,并采用数字化锁相放大、程控式激光频率调谐和纳米定位等技术,使之突破了干涉腔自由光谱范围的限制,使其位移测量范围扩展至36μm,实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优于3.5nm(k=2),使之能够用于纳米位移传感器计量。其次,针对不便于使用激光干涉法进行直接计量的纳米级测量仪器的微位移参量,提出采用X射线和原子晶格间距作为几何量溯源的过程媒介,先实现纳米薄膜厚度的高精度计量,然后研制台阶状纳米薄膜厚度片,用于实现纳米级测量仪器的微位移参量的量值溯源和量值统一,特别是纳米薄膜厚度的不确定度最高达到亚纳米级,为我国纳米计量标准体系在溯源精度上再获得跨越式提高。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由于激光频率连续调谐范围的限制,拍频Fabry-Perot激光干涉仪的测量范围通常仅有几百纳米,所以只能用于干涉仪非线性测量。本论文基于激光测频、稳频、锁频、调频、换模等技术,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扩展其测量范围,并建立了一套测量实验装置,实验证明它能够应用于纳米级准确度的微位移计量。2.建立和实现基于X射线波长和原子晶格间距的长度溯源途径,并提出一种采用X射线反射法测量纳米薄膜厚度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建立了国家纳米薄膜厚度计量标准装置,其不确定度达到:U=0.3nm+1.5%H(k=2),H为厚度。3.研制了台阶状的纳米薄膜厚度标准片,通过它实现了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共焦显微镜、轮廓仪等多种不同测量原理的纳米测量仪器的纵向位移的量值溯源和量值统一。
【关键词】:纳米计量 微位移测量 Fabry-Perot干涉 薄膜厚度测量 原子力显微镜 激光共焦显微镜 椭偏仪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212;TH74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34
  • 1.1 引言11-12
  • 1.2 长度的量值溯源12-13
  • 1.2.1 米定义的变迁12
  • 1.2.2 长度量值的复现与溯源12-13
  • 1.3 迈克尔逊激光干涉仪测长的发展13-23
  • 1.3.1 迈克尔逊干涉仪13-14
  • 1.3.2 单频激光干涉仪14-15
  • 1.3.3 双频激光干涉仪15-18
  • 1.3.4 合成波长激光干涉仪18-19
  • 1.3.5 调频测距激光干涉仪19-20
  • 1.3.6 激光自混合干涉仪20-21
  • 1.3.7 飞秒光梳测距技术21-23
  • 1.4 Fabry-Perot激光干涉法微位移计量技术进展23-25
  • 1.5 非激光干涉法的微位移测量技术25-29
  • 1.5.1 电容传感器26-27
  • 1.5.2 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27-28
  • 1.5.3 纳米光栅尺28-29
  • 1.6 纳米级测量仪器的微位移参量校准29-32
  • 1.6.1 扫描探针显微镜29-31
  • 1.6.2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31-32
  • 1.6.3 表面轮廓仪32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32-34
  • 第二章 拍频Fabry-Perot干涉仪位移测量技术研究34-53
  • 2.1 引言34
  • 2.2 F-P激光干涉仪的光学原理34-38
  • 2.2.1 多光束干涉效应34-37
  • 2.2.2 F-P激光干涉仪位移测量原理37-38
  • 2.3 拍频F-P激光干涉仪的原理与装置38-41
  • 2.3.1 拍频F-P激光干涉位移测量装置38-40
  • 2.3.2 相关的技术问题40
  • 2.3.3 拍频F-P激光干涉仪微位移测量系统设计40-41
  • 2.4 关键技术研究41-46
  • 2.4.1 微位移测量范围扩展模型42-43
  • 2.4.2 光学系统设计43-45
  • 2.4.3 频率的锁定与测量45-46
  • 2.5 空气折射率的测量与补偿46-52
  • 2.5.1 关于Edlén公式46-47
  • 2.5.2 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校准与修正47-50
  • 2.5.3 环境气压传感器的校准与修正50-52
  • 2.5.4 环境湿度传感器的测量52
  • 2.5.5 空气折射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52
  • 2.6 本章小结52-53
  • 第三章 拍频Fabry-Perot干涉仪系统性能与实验分析53-70
  • 3.1 引言53
  • 3.2 位移系统的驱动与定位53-57
  • 3.2.1 纳米定位技术与实现方法53-54
  • 3.2.2 F-P干涉腔的定位控制54-57
  • 3.3 系统拍频的测控过程57-63
  • 3.3.1 激光器特性分析57-58
  • 3.3.2 拍频计数方法58-59
  • 3.3.3 频率跟踪及扫描59-62
  • 3.3.4 调频、稳频与换模过程分析62-63
  • 3.4 微位移测量实验分析63-69
  • 3.4.1 测量规范及数据处理方法64-65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65-66
  • 3.4.3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66-69
  • 3.5 本章小结69-70
  • 第四章 用于微位移溯源的纳米膜厚计量研究70-84
  • 4.1 引言70-71
  • 4.2 纳米薄膜厚度的测量71-78
  • 4.2.1 X射线掠射法膜厚计量进展71-72
  • 4.2.2 X射线掠射法原理72-73
  • 4.2.3 膜厚测量装置73-74
  • 4.2.4 膜厚计算方法74-77
  • 4.2.5 膜厚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7-78
  • 4.3 纳米薄膜厚度的量值溯源78-83
  • 4.3.1 角度校准与溯源79-81
  • 4.3.2 X射线波长的溯源81-83
  • 4.4 本章小结83-84
  • 第五章 基于纳米台阶膜厚的微位移溯源84-97
  • 5.1 引言84
  • 5.2 纳米薄膜厚度片的研制84-87
  • 5.2.1 国内外技术进展84-85
  • 5.2.2 膜厚标准片的设计和研制85-86
  • 5.2.3 膜厚标准片的测量实验86-87
  • 5.3 纳米测量仪器纵向位移精度验证87-91
  • 5.3.1 扫描探针显微镜纵向位移校准88
  • 5.3.2 共焦扫描显微镜纵向位移校准88-91
  • 5.4 椭偏仪的溯源与校准91-96
  • 5.4.1 椭偏仪的光学原理及装置91-93
  • 5.4.2 系统装置与实验过程93-94
  • 5.4.3 校准结果分析94-96
  • 5.5 本章小结96-9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7-99
  • 6.1 论文总结97-98
  • 6.2 相关工作的前景展望98-99
  • 参考文献99-108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108-110
  • 致谢110-1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烈润;微位移机构综述[J];机电一体化;2005年02期

2 王文伟,包文清,胡翘,邬晓华,黄文浩;冲击式微位移机构的性能测试与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1999年01期

3 张庆,王华坤,张世琪;二维微动工作台微位移机构特性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11期

4 陈学峰;李懋强;;一种简易的多自由度微位移器[J];压电与声光;2006年05期

5 刘登云;杨志刚;程光明;曾平;;微位移机构的现状及趋势[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01期

6 张建瓴;陈万银;可欣荣;魏德仙;洪添胜;;一种微位移放大机构的设计与仿真[J];机械设计;2009年12期

7 聂海旭;张斌;;基于压电双晶片驱动微位移放大机构设计[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2年04期

8 沈健;任兴亮;张海岩;;二维解耦微位移工作台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3年04期

9 温任林,颜景平,邱晓寒;微位移器振动特性的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10 于水,李庆祥,白立芬;微位移工作台静、动态特性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成榕;张建寰;;微位移机构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鸣;聂守平;李明;李达成;;自混合干涉微位移传感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王文伟;包文清;胡翘;邬晓华;黄文浩;;冲击式微位移机构的性能测试与分析[A];第五届全国STM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孙宝玉;付立成;;基于压电陶瓷的微位移机构动态特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杨宁;王恒坤;;一种光电式微位移测量装置[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6 冯庆玉;彭首军;龚胜平;;高帧速采样外差干涉微位移测量[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7 齐峰;雷沅忠;王秋良;余运佳;;低温环境下超导体微位移测量的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海涛;罗秋凤;周必方;E.J.Richter;;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及其牙齿咀嚼运动的测量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9 王世长;林辉;;微位移器用压电陶瓷研究[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建军;基于Fabry-Perot干涉与原子晶格间距的微位移计量及溯源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魏强;纳米定位微位移工作台的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纪华伟;压电陶瓷驱动的微位移工作台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宋殿友;精密PSD微位移在线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拼合镜面望远镜的低温微位移促动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涛;白光干涉仪微位移平台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3 任欢;不同结构光纤环微位移传感器对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玲玲;精密微位移调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振波;微位移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6 任兴亮;新型微位移机构的设计和分析计算[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朱仁胜;多自由度微位移工作台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黄金永;空间用精密微位移平台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曾彬;摩擦驱动微位移试验平台的设计和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10 张斌;压电双晶片型微位移放大机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Fabry-Perot干涉与原子晶格间距的微位移计量及溯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0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