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视角下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献计量视角下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群体中的精英阶层,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并成为国家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人才的学术成长是一个不断累积和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虽然高层次人才个体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学术成长轨迹,但在整体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群体性特征,同时相关影响因素和特征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开展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成长过程及成长特征研究无论是对于人才的个体成长还是国家的人才计划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学术生命周期理论、人才成才规律体系为指导,选取1994-2013年管理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依托CV方法和文献计量等研究方法,开展个体属性和科研轨迹两个层面的特征研究。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为了解决数据的异质性问题,本研究设计开发“科研人员信息采集服务与管理平台”,通过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博士论文、科研信息、获奖情况、系统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八个功能模块对科研人员数据信息进行结构化管理,并实现研究数据的长期保存和管理。在基于CV方法的高层次人才个体属性特征研究中发现:在管理学领域,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平均约18.5年,获奖年龄集中在40-45周岁;女性获奖者的比例远低于男性;籍贯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在教育经历上,本科阶段近三分之一的高层次人才并非出身名校,而研究生阶段则绝大多数出身名校:在师承关系上,大多数更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皆师承名门,出现人才集聚现象;在工作经历上,工作流动频率与成长周期呈现负相关性,流动越频繁人才成长周期越长。在基于文献计量的高层次人才科研轨迹特征研究中发现:就SCI论文成果产出而言,在管理学领域,论文合著率达96%,且存在论文合作度越高论文成果产出越多的现象: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成果少,影响因子大于4的期刊论文成果仅占总数的3%;在学科交叉上,管理学与商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运筹学与管理学、数学等7个学科领域存在着密切的合作交叉关系。就主持承担科研项目而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越多,其工作流动频次越少,同时成长周期也越短;就项目学科分类而言,数理科学、地球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科背景领域的进入到管理学领域,体现了管理学学科的跨学科交叉性;在博士论文与研究方向相关性上,以工学、数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专业出生的高层次人才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近半数基金获得者博士学位的学科方向为非管理学领域。综合研究发现,基于管理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样本的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过程具有如下特征:首先,高层次人才在学术成长过程中存在工作流动的陷阱效应。工作流动的频次对于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周期产生反向影响,合理的工作流动是必然的,而过于频繁的工作流动则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成长。其次,高层次人才在学术成长过程中存在教育经历的近因效应。在学术成长初期,第一学历的学校层次对学术成长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学历越高对学校层次的依赖性就越强,近因效应就越明显。第三,高层次人才在学术成长过程中存在师承关系的正向效应。师承名门对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周期和科研成果产出均呈正相关性,名师的指导是成为优秀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有利条件,良好的师承关系易产生师生人才链的高层次人才集聚现象,同时师承关系在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工作单位的选择上也存在正向影响。第四,高层次人才在学术成长过程中存在科研的合作交叉效应。大学科背景下,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科研团队的发展,科研合作成为新常态,科研的合作交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科研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学科体系的完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过程及成长特征的研究,既具有促进人才个体成长的微观意义,又具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宏观意义。在微观层面上,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过程特征的研究,为科研人才在个体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引导人才个体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趋避不利因素,扬长避短,实现人才学术成长过程的健康发展。在宏观层面上,本研究通过对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特征的揭示,有助于国家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等识别高层次人才的特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促进机制,从而制定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人才政策,实现人才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 学术成长 CV方法 文献计量 科研轨迹 学术生命周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16;G353.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绪论14-32
- 1.1 研究背景14-16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6-26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16-21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21-26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26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26-27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7-29
- 1.4.1 研究内容27-28
- 1.4.2 研究方法28-29
- 1.5 论文结构与研究重点和难点29-30
- 1.5.1 论文结构29-30
- 1.5.2 研究重点和难点30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30-32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样本数据32-42
- 2.1 相关理论依据32-33
- 2.1.1 学术生命周期理论32
- 2.1.2 人才成才规律体系32-33
- 2.2 相关概念界定33-35
- 2.2.1 “高层次人才”概念界定33-34
- 2.2.2 “学术成长”概念界定34-35
- 2.3 样本数据来源35-36
- 2.3.1 样本选择依据35
- 2.3.2 样本采集来源35-36
- 2.4 信息采集平台构建36-42
- 2.4.1 平台开发环境及技术37-39
- 2.4.2 平台主要功能模块39-40
- 2.4.3 平台关键模块数据结构40-42
- 第三章 高层次人才个体属性特征分析42-60
- 3.1 基本结构及其特征分析42-48
- 3.1.1 年龄分布43-46
- 3.1.2 性别与籍贯46-47
- 3.1.3 专业职称与担任导师47-48
- 3.2 教育经历及其特征分析48-53
- 3.2.1 教育背景48-50
- 3.2.2 师承关系50-52
- 3.2.3 人才成长周期52-53
- 3.3 工作经历及其特征分析53-56
- 3.3.1 依托单位53-54
- 3.3.2 工作流动性54-56
- 3.3.3 行政职务56
- 3.4 研究领域及其特征分析56-57
- 3.5 高层次人才关联性分析57-58
- 3.6 本章小结58-60
- 第四章 高层次人才科研轨迹特征分析60-84
- 4.1 基于SCI论文的科研轨迹特征分析60-74
- 4.1.1 SCI论文科研成果产出60-66
- 4.1.2 SCI论文科研热点轨迹66-74
- 4.2 基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科研轨迹特征分析74-80
- 4.2.1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成果产出74-78
- 4.2.2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热点轨迹78-80
- 4.3 基于博士论文的科研热点分析80-82
- 4.4 本章小结82-84
- 第五章 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特征与启示84-94
- 5.1 工作流动的陷阱效应84-86
- 5.2 教育经历的近因效应86-88
- 5.3 师承关系的正向效应88-91
- 5.4 科研的合作交叉效应91-94
- 第六章 结束语94-96
- 致谢96-98
- 参考文献98-104
- 附录104-120
- 作者简介1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垌圻;鲁晶晶;谭宗颖;;应用科研履历数据的情报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07期
2 朱丽波;;从科学计量学角度看近十年中国科技合作态势[J];情报杂志;2015年01期
3 王海峰;罗长富;李思经;;关于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3期
4 耿有权;狄晶晶;汪琴;;提升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的对策探讨——基于指导2位以上全国优博论文的161位导师的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5 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潘云涛;;基于科研履历的科技人才流动研究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3年05期
6 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加快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5期
7 田起宏;刘正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一般特征和早期成长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10期
8 牛珩;周建中;;基于CV分析方法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研究——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4期
10 赵伟;徐琳;;基础研究青年拔尖人才的关键成长路径研究——基于信息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文献计量视角下高层次人才学术成长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