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低NOx技术经济性及新型低NOx控制技术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7-05 20:38
【摘要】:矿物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电厂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技术先进性及对环境污染程度和两者相应的成本代价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但相比同为烟气污染物的SO_2,NOx在技术经济及其效果方面的研究都没有前者来得具体和系统,使得各种降低NOx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并没能被良好地划分。 通过对各种低NOx控制技术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从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两个方面归纳了这些技术各自的工艺特点、技术成熟度、应用业绩、初投资和运行成本等,较为全面和直观地反映了各个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适合自身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以此良好地指导电厂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锅炉NOx减排的技术选择,使电厂能以合适的投资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标准。 分别从煤质特性、锅炉结构参数、运行方式的影响三个角度对125MW机组的锅炉运行现状及NOx的排放现状进行详细汇总和分析,得出各个方面对NOx排放的影响及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以沉降炉为试验平台研究调节煤粉细度对NOx排放的影响。挑选不同的煤种,研究不同煤种在不同煤粉细度下NOx的排放特性,并且分析了不同煤粉细度下燃料特性对NOx的影响。另外,分别论述了磨煤机能耗、煤粉细度、NOx排放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磨煤机制备细化煤粉时所增加的电耗成本与由此减少的NOx环保收费这两者的综合经济性,最终得出其在电厂应用方面的可行性。除此,还着重研究一种新型低NOx燃烧技术——可调切圆浓淡燃烧降低NOx的效果及相应成本代价。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K22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明辉,张春润,贺宇;采用排气再循环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J];柴油机;2000年06期

2 王新军,王飞,马增益,严建华,卫成业,李晓东,倪明江,岑可法;用于电站煤粉锅炉NOx排放监测的BP神经网络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2年05期

3 吴双应,阮登芳,李友荣,卢啸风;NO_X排放控制技术进展及评价[J];工业加热;2003年03期

4 刘志超,郑维峰,郝卫东,牛蔚然;山东电网燃煤锅炉NO_x排放状况[J];山东电力技术;2004年03期

5 王军,张幽彤;车用柴油机排放NO_x催化还原净化初探[J];内燃机;2004年06期

6 冷先银;隆武强;;现代船用柴油机NO_x排放的机内净化技术[J];柴油机;2009年02期

7 张文普;燃气轮机燃烧室内NO_x生成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J];燃气轮机技术;2004年04期

8 李建新;;柴油机NO_X排放降低的机外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年02期

9 宋林萍;吕志进;;二甲醚(DME)发动机排放性研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0年04期

10 李小华,罗福强,蔡忆昔,汤东;柴油机燃烧特性及NO_x排放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连中;孙培廷;李斌;;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的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2000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0年

2 朱红国;蒋习军;王志伟;郑银生;;重型柴油机NOx排放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跃文;孙培廷;;《MORPOL》公约附则Ⅵ柴油机族/组的划分机理分析[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4 刘煜;谭建明;张辉;;燃气热泵的发展前景及技术难点[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正春;代茂林;李月华;王军;卢斗;屈昌文;张山鹰;;东方锅炉600MW超临界锅炉HT-NR3型燃烧系统的设计特点[A];第八届锅炉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492Q汽油机燃用LPG后NOx排放规律的实验研究[A];重庆汽车摩托车、焊接、涂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7 吴道洪;谢善清;;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0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炉窑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道洪;谢善清;;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汇编[C];2005年

9 林正春;王军代;茂林;李月华;卢斗;屈昌文;张山鹰;;一种漩流燃烧设备燃用贫煤时的No_x排放特性[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振洲;马凡华;许忠厚;卫晓辉;;492Q汽油机燃用LPG后NOx排放规律的实验研究[A];2000年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天然气汽车专委会天然气汽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山;我国首家柴油机NOx排放检测机构成立[N];中国船舶报;2000年

2 胡晓煜;波音7E7发动机设计浮出水面[N];中国航空报;2003年

3 刘苏华;推广二甲醚汽车利国利民[N];经济日报;2003年

4 姚春德;汽车发动机技术的现在与未来(二)[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5 ;汽车三效催化转化器最怕啥[N];中国汽车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韩朴;发动机环保技术要三条腿走新路[N];中国汽车报;2003年

7 风华;整体煤气化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N];中国电力报;2003年

8 王文;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N];中国建材报;2001年

9 北内集团总公司 翟绪茂 许小红;EGR(废气再循环)[N];中国汽车报;2000年

10 杜兴民;6M28BT机国产化率提高到90.1%[N];中国船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世永;改性碳纤维降低发动机NOX排放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冯洪庆;465汽油机稀薄燃烧及NOx排放催化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于吉超;低温等离子体汽油重整及对汽油机稀薄燃烧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捷;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毛娅;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分解炉数字化模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天友;四气门汽油机稀混合气燃烧及降低NO_x排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胡芝娟;分解炉氮氧化物转化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刘增勇;降低汽油机有害排放物NO_x的分层废气再循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邱先文;降低车用稀燃汽油机有害排放物NO_X的排气再循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牛志刚;煤、水煤浆燃料氮析出特性和燃料型NOx生成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志明;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截面积对车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2 于吉超;稀薄燃烧汽油机电控系统设计与NOx排放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魏海波;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预测[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吴南;YC6105ZLQ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技术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杨小龙;燃气轮机燃烧室化学反应器网络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6 钟金鸣;低NOx技术经济性及新型低NOx控制技术的探索[D];浙江大学;2006年

7 黄凤琴;柴油机富氮燃烧过程及排放的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向菊;燃煤系统NO_X排放及锅炉效率平衡建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牛亮;稀燃发动机电控系统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张翱;电站锅炉煤粉燃烧器降低NOx排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3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43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