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的采场出矿系统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3:13
【摘要】:采场出矿系统与设备是大规模回采缓倾斜中厚矿体中没有很好解决的突出问题。本论文以大红山铜矿为研究对象,创新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经济、安全的采场出矿系统和设备。论文结合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采用理论分析、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采场出矿工艺系统与设备展开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优化研究出新型堑沟受矿振动助流电耙运搬采场出矿作业系统。该系统以提高采场放矿口矿流畅通为中心,以新研制的YZZ型采场振动助流器和YSP型水炮劈石器为核心设备,优化采场出矿工艺和实施块度分级管理。与传统重力自溜电耙出矿系统相比,该系统出矿能力提高45%,出矿成本降低32.3%,采切比降低50.66%,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降低了5.05%和9.38%,直接经济效益达267.3万元。 成功研制YZZ型采场振动助流器。建立了其力学模型,分析了振动规律,探明了产生扭转振动的原因,推导出了稳定同步振动的运动方程,提出了实现稳定同步运转的判据及相应的技术措施。采用振动助流技术和双电机自同步激振理论的全新设计理念,研制了YZZ型振动助流器。 优化研究了新型堑沟受矿振动助流底部结构。探讨了电耙运搬振动助流作用机理,对比重力自溜,矿石内摩擦角和外摩擦角大大减小,启动振动助流器时的矿流有效高度是未启动时的2倍,是重力自溜的1.7倍,显著改善矿石的流动性和通过性。 成功研制了YSP型水炮劈石器。研究了水炮劈石器破岩机理,探明了影响破岩效果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可靠的大块二次破碎设备。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D802
【图文】:

射流器,外貌,射流装置


(2)射流装置射流装置有A、B、C、D四种。其外貌如图5一5、图5一6、图5一7、图5一8所示,其结构见图5一9。图5一5射流器A外貌图图5一6射流器B外貌图图5一7射流器C外貌图图5一8射流器D外貌图

射流器,外貌,射流装置


(2)射流装置射流装置有A、B、C、D四种。其外貌如图5一5、图5一6、图5一7、图5一8所示,其结构见图5一9。图5一5射流器A外貌图图5一6射流器B外貌图图5一7射流器C外貌图图5一8射流器D外貌图

聚能,情况,射流器


抛抛抛抛抛抛抛离l.ZmmmTTT2000有有l0006000有有破碎成很不均匀的三个块,射流器抛离.07mmm试验T17、T19大块破碎情况分别见图5一10、图5一11。图5一10试验T17大块破碎情况(聚能试验)图5一n试验T19大块破碎情况(聚能试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修蕾;乔木;李志军;刘新宇;;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年02期

2 周君才;;某矿不稳岩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的改进方向探讨[J];云南冶金;1983年06期

3 刘维华;;缓倾斜中厚矿体下盘漏斗结构采矿法的改进[J];云南冶金;1989年06期

4 杨春;;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技术研究[J];云南冶金;2008年02期

5 梁桂长;;房柱法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应用与改进[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8年03期

6 ;信息及技术转让[J];非金属矿;1991年03期

7 余健;黄兴益;吴东旭;马佩周;;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周君才;;缓倾斜中厚矿体充填法中降低充填工程量的主要途径[J];金属矿山;1976年06期

9 张化远;对倾斜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的认识[J];化工矿物与加工;1980年04期

10 ;倾斜、缓倾斜中厚矿体地下采矿方法工业试验通过专家鉴定[J];化工矿物与加工;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汉福;张万超;于清军;;缓倾斜中厚矿体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研究与应用[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鄢陵;;缓倾斜中厚难采氧化矿体采矿方法探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詹琳;科研大出生产力[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康殿芬;高扬先进生产力的风帆[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记者 杨太晓;易门矿务局 围绕预算化管理展开科技创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4 张齐;领跑循环经济 做强做大开磷[N];贵州日报;2009年

5 屈庆麟 开磷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关于贵州走绿色工业化道路的思考[N];贵州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雄;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的采场出矿系统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田明华;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刘杰;缓倾斜中厚矿体房柱法开采覆岩层移动规律研究及采场结构优化[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恩彦;和睦山铁矿后观音山矿段充填采矿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2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82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