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水罐技术对供热机组的调峰性能影响及补偿成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4 08:56
介绍了供热机组调峰的几种手段,以蓄热水罐储热技术作为重点,利用EBSILON软件进行精确建模,在相应的案例机组中对其进行应用计算,结果显示:对于300MW抽凝式供热机组,利用储热容量为1008MW·h蓄热水罐白天蓄热18h,晚上放热6h,可使夜间调峰负荷由169.6MW降到78MW,增加调峰深度91.6MW,相当于机组负荷率由56.3%降到26%。夜间调峰能力的改变影响机组经济收益7.9万元,只考虑运行效益的情况,计算的调峰补偿成本接近0.15元/(kW·h);调峰补偿成本与热价无关,随着煤价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电价的上升而上升;同时随着蓄热水罐蓄热能力的增加,调峰补偿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但基本维持在0.14元/(kW·h)~0.15元/(kW·h)之间。研究成果为电厂机组参与调峰补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文章来源】:汽轮机技术.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案例机组模型
通过简单分析可知,热价对调峰补偿并没有影响,因为增加蓄热水罐储热与常规抽凝供热相比,对外的供热负荷没变,改变的只是调峰引起的耗煤量变化与发电负荷变化。以下分别针对煤价、上网电价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煤价从700元/t标煤~800元/t标煤变化时,调峰补偿成本波动范围在0.144元/(kW·h)~0.114元/(kW·h)。随着煤价的上涨,调峰需要补偿成本不增反降,这是因为虽然增加蓄热水罐需要在白天多抽汽蓄热引起煤耗增加,但是夜间调峰时,蓄热水罐提供了一部分热负荷,所以机组发电量大幅降低,夜间机组消耗的煤量是降低的,而且这部分由于机组低负荷运行减少的煤量多于抽汽蓄热引起的煤耗增加,因此导致了煤价上涨调峰补偿成本下降的结果。
随着蓄热水罐容量及蓄热能力的增加,机组白天需要提供更多的抽汽用于蓄热,白天的煤耗量随之线性增加,夜间蓄热水罐可承担更多的供热负荷,机组的夜间最低负荷随之线性降低,相应地,机组的调峰能力线性增加,夜间煤耗量也线性减少。同时,由于蓄热能力的增加,电厂需要得到的调峰补偿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0.14元/(kW·h)~0.15元/(kW·h)之间。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供热机组灵活性提升技术路线研究[J]. 华志刚,周乃康,袁建丽,张起,吴水木,张晓辉. 电站系统工程. 2018(06)
[2]350 MW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分析[J]. 李树明,刘青松,朱小东,平士斌,白贵生. 发电技术. 2018(05)
[3]火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技术综述与展望[J]. 牟春华,居文平,黄嘉驷,张建元. 热力发电. 2018(05)
[4]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方案研究[J]. 苏鹏,王文君,杨光,于凤新,刘启军. 中国电力. 2018(05)
[5]“热电协同”提升热电联产灵活性[J]. 吴彦廷,尹顺永,付林,江亿. 区域供热. 2018(01)
[6]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研究[J]. 刘刚. 电站系统工程. 2018(01)
[7]大型热电厂热电解耦方式选择[J]. 董云风,吕少胜.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01)
[8]火电机组参与灵活性调峰的可行性研究[J]. 赫广迅,康剑南. 机械工程师. 2017(09)
[9]我国火电机组灵活性现状与技术发展[J]. 龚胜,石奇光,冒玉晨,孙浩祖. 应用能源技术. 2017(05)
[10]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 叶季蕾,薛金花,王伟,吴福保,杨波. 中国电力. 2014(03)
硕士论文
[1]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补偿模型的研究[D]. 周子程.大连理工大学 2017
[2]热水蓄热罐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柳文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35364
【文章来源】:汽轮机技术.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案例机组模型
通过简单分析可知,热价对调峰补偿并没有影响,因为增加蓄热水罐储热与常规抽凝供热相比,对外的供热负荷没变,改变的只是调峰引起的耗煤量变化与发电负荷变化。以下分别针对煤价、上网电价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煤价从700元/t标煤~800元/t标煤变化时,调峰补偿成本波动范围在0.144元/(kW·h)~0.114元/(kW·h)。随着煤价的上涨,调峰需要补偿成本不增反降,这是因为虽然增加蓄热水罐需要在白天多抽汽蓄热引起煤耗增加,但是夜间调峰时,蓄热水罐提供了一部分热负荷,所以机组发电量大幅降低,夜间机组消耗的煤量是降低的,而且这部分由于机组低负荷运行减少的煤量多于抽汽蓄热引起的煤耗增加,因此导致了煤价上涨调峰补偿成本下降的结果。
随着蓄热水罐容量及蓄热能力的增加,机组白天需要提供更多的抽汽用于蓄热,白天的煤耗量随之线性增加,夜间蓄热水罐可承担更多的供热负荷,机组的夜间最低负荷随之线性降低,相应地,机组的调峰能力线性增加,夜间煤耗量也线性减少。同时,由于蓄热能力的增加,电厂需要得到的调峰补偿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0.14元/(kW·h)~0.15元/(kW·h)之间。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供热机组灵活性提升技术路线研究[J]. 华志刚,周乃康,袁建丽,张起,吴水木,张晓辉. 电站系统工程. 2018(06)
[2]350 MW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分析[J]. 李树明,刘青松,朱小东,平士斌,白贵生. 发电技术. 2018(05)
[3]火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技术综述与展望[J]. 牟春华,居文平,黄嘉驷,张建元. 热力发电. 2018(05)
[4]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方案研究[J]. 苏鹏,王文君,杨光,于凤新,刘启军. 中国电力. 2018(05)
[5]“热电协同”提升热电联产灵活性[J]. 吴彦廷,尹顺永,付林,江亿. 区域供热. 2018(01)
[6]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研究[J]. 刘刚. 电站系统工程. 2018(01)
[7]大型热电厂热电解耦方式选择[J]. 董云风,吕少胜.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01)
[8]火电机组参与灵活性调峰的可行性研究[J]. 赫广迅,康剑南. 机械工程师. 2017(09)
[9]我国火电机组灵活性现状与技术发展[J]. 龚胜,石奇光,冒玉晨,孙浩祖. 应用能源技术. 2017(05)
[10]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 叶季蕾,薛金花,王伟,吴福保,杨波. 中国电力. 2014(03)
硕士论文
[1]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补偿模型的研究[D]. 周子程.大连理工大学 2017
[2]热水蓄热罐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柳文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35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93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