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海外并购对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0 04:24
  海外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热点研究问题,但相关研究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结论,尤其是鲜有研究在并购情境下将企业创新绩效区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绩效。从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的分析方法,文章实证研究发现,进行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创新绩效确实有促进作用,但仅提升了其利用式创新绩效,对其探索式创新绩效并无显著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现有的矛盾结论,也揭示了中国企业在挖掘海外并购价值过程中的局限性。同时,企业技术多样性、运营能力和市场能力均会在海外并购的情境下,对企业的整体和利用式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0 页

【部分图文】:

海外并购对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平行趋势假设检验结果图

效应,创新绩效,企业,并购


基于上述一对一最近邻匹配方法得出的处理组和对照组样本进行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海外并购的确提高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创新绩效和利用式创新绩效,但该结论需要被验证是否稳健、是否会随着匹配比例的变化而变化。于是,本文将配对比例由1︰1调整为1︰2和1︰3,发现所有结论均未发生变化,限于空间,本文仅列举1︰2匹配基础上的回归结果。通过1︰2匹配,本研究得到362家对照组企业不同年份的499个观测值与处理组299个观测值成功匹配(不同处理组观测值可能匹配到同一个对照组企业不同年份的观测值),匹配结果通过平衡性检验,包括年份和产业虚拟变量在内的所有协变量标准化偏差绝对值的最大值为10.7%。表7描述了使用1︰2匹配后的样本进行DID分析的结果,与1︰1匹配后样本的估计结果保持了一致。模型(1)和模型(3)分别以企业整体创新绩效和利用式创新绩效为被解释变量,两个模型的Did系数估计结果表明,海外并购对企业整体创新绩效及利用式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显著性水平由1︰1匹配样本基础上的5%和10%均上升至1%,假设H1和假设H2b被支持。而海外并购对于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仍然是正向且不显著的,假设H2a同样未得到支持。模型(4)~模型(9)检验了企业技术多样性、运营能力和市场能力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结论与1︰1匹配样本的结论一致,且运营能力积极效应的显著性从5%提升至1%,假设H3,假设H4,假设H5均被支持。综上,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图4 运营能力调节效应图

框架图,框架,变量,数据


文章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升了其研发能力吗?——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J]. 周晶晶,蒋薇薇,赵增耀.  科研管理. 2019(10)
[2]知识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创新绩效研究[J]. 李洪,叶广宇,赵文丽.  管理学报. 2019(09)
[3]企业内部集团化与外部财务顾问如何缓解中国高科技企业并购中的制度不完备: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洪祥骏,高雨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08)
[4]创新存量、技术互补性与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J]. 赵黎明,陈妍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02)
[5]海外并购与企业创新[J]. 冼国明,明秀南.  金融研究. 2018(08)
[6]新兴市场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逆向学习机制[J]. 陈侃翔,谢洪明,程宣梅,王菁.  科学学研究. 2018(06)
[7]新兴市场企业的技术追赶战略——海外并购和高管海外经历的作用[J]. 吴映玉,陈松.  科学学研究. 2017(09)
[8]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海外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J]. 李梅,余天骄.  中国软科学. 2016(11)
[9]研发国际化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经验研究[J]. 李梅,余天骄.  管理世界. 2016 (11)
[10]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J]. 刘晔,张训常,蓝晓燕.  财政研究. 2016(10)



本文编号:3074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074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