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添加优势菌种后SBBR除磷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11:10
  淹没式生物膜法和普通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工艺称之为SBBR 工艺,本试验在此基础上投加优势菌种,采用厌氧好氧方式运行,从而达到稳定、高效除磷的目的。本试验采用城市生活污水,研究经投加优势菌种后的SBBR 工艺对磷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首先确定了投加优势菌种后SBBR 工艺除磷的最佳运行周期,然后着重对比了污泥龄、溶解氧、进水CODCr浓度、pH 值、温度、碳磷比对投加优势菌种和未投加优势菌种的SBBR 工艺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观测了优势菌种的衰减周期。试验结果表明:投加优势菌种的反应器在相同的条件下能保持平稳和较高的除磷效率(90%以上),TP 去除率比未投加优势菌种的反应器提高20%以上。当填料填充密度为30%、泥龄8d、水力停留为10h(厌氧3h;好氧7h)、pH 值为6.5~8.5、溶解氧浓度为6.0~7.0 mg/l 时,出水水质为(TP<1 mg/L、PO43-P<0.5 mg/L、TN<16.0 mg/L、NH4+-N<7.0 mg/L、NO3--N<3.0mg/L、COD<40 mg/L、浊度<7NTU、色度<30 ... 

【文章来源】: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添加优势菌种后SBBR除磷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SBR的基本工艺操作MSBR工艺是在序批式反应器的启发下,由CQYang等人结合传统活性污泥研究开发出的

系统原理图,工艺,曝气,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图 1-10 SBR 的基本工艺操作MSBR 工艺是在序批式反应器的启发下,由 CQ Yang 等人结合传统活性污泥研究开发出R 工艺是将缺氧、厌氧、曝气及中间沉淀四个反应池与 SBR 工艺巧妙而紧凑的组合在一起个 SBR 区交替进行缺氧搅拌和好氧曝气操作或充当二沉池,形成一个可连续进水出水、运活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MSBR 工艺是 80 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工艺,经过不断改,目前最新的工艺是第三代工艺,其工作原理如图 1-11 所示。

生物膜,微生物,厚度


这是可逆附着过程的延续,由于微生物分泌出一些粘性代“胶水”作用,附着的细菌不易被中等水力剪切力所冲刷。不可逆附生物的增长。经不可逆附着过程后,微生物在载体表面获得了一个相的营养物质不断进行繁殖,形成一定厚度的生物膜,并产生胞外多聚紧地结合在一起。膜的构造料或某种载体流动接触,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后者的表面将会为一种逐渐成熟,其成熟标志是生物膜沿着水流方向的分布,在其上由细菌以及对有机物的降解功能都达到了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附着在生物滤料上的生物膜的构造[46]。生物膜是高度亲水的物质,在下,在其外侧总是存在着一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度的内部生长繁殖着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微生物和微型动物,并形成有物)的食物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   环境保护. 2003(07)
[2]当前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吴少杰,苗利.  环境保护. 2003(05)
[3]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系统设计[J]. 吴凡松,彭永臻.  中国给水排水. 2002(08)
[4]洗涤剂中的磷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的探讨[J]. 李泽琼,谢嘉.  四川环境. 1999(03)
[5]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J]. 陈水勇,吴振明,俞伟波,吕一锋.  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9(02)
[6]太湖流域湖泊水环境问题、成因与对策[J]. 张振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01)
[7]应用水网藻净化水源水质的初步试验[J]. 陈汉辉.  重庆环境科学. 1998(04)
[8]生物膜系统的微生物特征和运行管理[J]. 徐亚同.  上海环境科学. 1997(03)
[9]从微生物学探讨生物除磷脱氮机理[J]. 陈欣燕,程晓如,陈忠正.  中国给水排水. 1996(05)
[10]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 蹇兴超.  环境保护. 1996(08)



本文编号:3115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115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