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程》(节选)英译实践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程》(节选)英译实践研究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交流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先进仪器的应用,中国的仪器设备也逐渐走向世界,涉及仪器仪表校准的计量行业也逐渐成为的朝阳产业。为促进我国仪器仪表校准行业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作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程》的节选文本进行了汉译英的翻译实践;并在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该节选文本进行的汉译英翻译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首先,本研究报告说明了翻译实践项目背景知识及意义,随后详述了笔者实际翻译操作的具体过程,并介绍了本研究报告指导理论的提出者及理论内容,且针对本翻译项目提出了适用的翻译标准。笔者所进行的翻译实践文本是典型的科技文章,具有鲜明的题材特征,因此,笔者从词汇、句法及形式三方面对翻译文本进行了特征总结,并佐以原文及译文例证,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笔者的翻译过程、采用的翻译策略及任务心得。最后,笔者对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计量校准行业及裙带行业,特别是计量校准翻译领域的美好憧憬。此次翻译实践研究报告,一方面丰富补充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另一方面,鉴于计量校准行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属于新兴产业,针对此类文章的英汉互译的实践也比较少,目前国内市面尚无该规程的英译版本。笔者希望通过此项翻译实践成果能为计量校准企业提供一份较为准确的英文译本,以便国内企业与外资进行商榷洽谈,并为校准人员提供方便,使他们在实际计量校准操作过程中有本可依,有据可循,从而促进中外双方的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科技题材 计量校准规程 文本特征 功能对等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9-10
- ABSTRACT10-11
- 摘要11-14
- INTRODUCTION14-17
- CHAPTER Ⅰ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17-21
- 1.1 Cont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18
- 1.2 Styl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18-20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20-21
- CHAPTER Ⅱ TRANSLATION PROCESS21-28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21-23
- 2.1.1 Arrangement of Translators21-22
- 2.1.2 Time Controlling of Translation22
- 2.1.3 Background Study of Translation Task22-23
- 2.2 Translation Activities23-25
- 2.2.1 Individual Translation Practice23-24
- 2.2.2 Comparison Translation Analysis24-25
- 2.3 Work after Translation25-28
- 2.3.1 Proofreading25-26
- 2.3.2 Composing26-27
- 2.3.3 Self-examination27
- 2.3.4 Feedback27-28
-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28-40
- 3.1 Brief Introduction of Eugene A. Nida28
- 3.2 Brief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28-31
- 3.3.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on Calibration Regulations31-34
- 3.3.1 Accuracy31-32
- 3.3.2. Fluency32-33
- 3.3.3 Simplicity33
- 3.3.4 Uniformity33-34
- 3.4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Regulation Translation34-40
- 3.4.1 Lexical Equivalence34-35
- 3.4.2 Syntactic Equivalence35-36
- 3.4.3 Stylistic Equivalence36-40
- CHAPTER Ⅳ CASE ANALYSIS40-57
- 4.1 Lexical Level40-43
- 4.1.1 Nominalization40-42
- 4.1.2 Abbreviation42-43
- 4.1.3 Conventional Expressions43
- 4.2 Syntactic Level43-52
- 4.2.1 Imperative Sentences43-46
- 4.2.2 Non-subject Sentence46-49
- 4.2.3 Passive Voice49-50
- 4.2.4 Present Tense50-52
- 4.3 Formal Level52-57
- 4.3.1 Formula52-53
- 4.3.2 Tables53-54
- 4.3.3 Diagrams54-57
- CONCLUSION57-60
- WORKS CITED60-62
- APPENDIX 162-86
- APPENDIX 286-121
- ACHIEVEMENTS DURING STUDY1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于2010年度音准仪的校准工作的通知[J];乐器;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健;文进;;社会计量校准、检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陈伟;;远程计量校准技术研究[A];2007年度中国航空学会计量技术专业委员会计量与质量专题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晓甫;;浅议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的规范健康发展[A];华东华南计量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韩建平;;建立中国计量校准体系的研究[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肖金元;;谈谈社会计量校准检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孙平;;浅谈建立和营造计量校准和检测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与规则[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陈兴;郭彤;张志林;;社会计量校准、检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毕明文;;关于计量校准功能定位的研究[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王春梅;张世民;;浅谈计量校准[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许红;张书令;唐景远;;工作用热传导真空计的现场计量校准[A];第六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梁枫;12项纺织行业计量校准规范4月1日实施[N];中国纺织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蕾;积极主动投身计量校准新天地[N];中国质量报;2013年
3 李云鹏邋刘成文;《超短波治疗机》入选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计划[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鞠文;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再对口岸体温检测仪计量校准[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拓展计量校准业务 培育计量校准市场[N];中国质量报;2000年
6 祁建平;河北建立现代化计量校准检测公共平台[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于高文;山东潍坊两项计量校准规范即将实施[N];中国质量报;2009年
8 记者 刘和平 通讯员 梁键鸿;杭钢计量校准中心通过国家审核[N];中国冶金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赵陕雄;耕耘一片新绿洲[N];中国质量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赵陕雄;校准市场 经济算盘怎么打[N];中国质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骊群;大尺寸计量校准技术研究及在量值传递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骁;声速剖面仪计量校准装置控制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程》(节选)英译实践研究报告[D];西北大学;2015年
3 王颖;列车平稳性测试仪的改进和验证[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程》(节选)英译实践研究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1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