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创新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专利授权量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06:4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政策的保障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投入。技术创新则是提升各个环节效率的重要引擎。在探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的同时,选取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垃圾分类技术创新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垃圾分类技术创新在时空上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区域层面上各省份差异明显,存在区域分化和聚集现象。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可知,垃圾产生量、环境保护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对垃圾分类技术的创新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企业R&D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无显著影响。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垃圾分类技术专利授权量
对专利申请人进行省份归类,得到垃圾分类技术创新的空间演化特征,由于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数据缺失,最后选取30个省份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由图2可知,垃圾分类技术创新在各省份发展不均衡,存在区域失衡的现象。垃圾分类技术创新的空间演化有两大特征:一是专利授权量多集聚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仅广东(713)、江苏(586)、浙江(556)、山东(282)、北京(254)、安徽(222)和上海(216)七个省份的垃圾分类技术专利授权加总量就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二是垃圾分类技术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整体授权量呈现“东部省份>中部省份>东北省份>西部省份”的地区分化特征。
如图3所示,垃圾分类的申请机构主要分为四类:个人、企业、组织和院校。其中,企业的申请最多(超过2500件)且多为环保科技公司,说明企业本身有需要相关智能设备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研发目的。个人作为申请单位也有超过1500件专利,远超院校和组织。如图4所示,超过2500件垃圾分类技术专利的研发由1个人完成,超过500件专利由2个人研发完成。较大团队的研究人数集中在3~10个人之间,超过10人以上的研发团队占比非常小。图4 垃圾分类技术专利申请团队成员数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生活垃圾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 杜淼,邵昱姝,安帅.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9(06)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难点及对策[J]. 杜欢政,刘飞仁.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3]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两网融合”实现路径与建议[J]. 鲁圣鹏,杜欢政. 科学发展. 2019(10)
[4]历次生活垃圾分类为何收效甚微——兼论强制分类时代下的制度构建[J]. 范文宇,薛立强. 探索与争鸣. 2019(08)
[5]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演化及其空间治理[J]. 梁中,昂昊. 财贸研究. 2019(08)
[6]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基于全国五省的调查分析[J]. 问锦尚,张越,方向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7)
[7]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彭文斌,文泽宙,邝嫦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8]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杨树旺,吴婷,李梓博.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6)
[9]中国省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30个省域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李婉红. 管理工程学报. 2017(02)
[10]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J]. 徐林,凌卯亮,卢昱杰. 公共管理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3244449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垃圾分类技术专利授权量
对专利申请人进行省份归类,得到垃圾分类技术创新的空间演化特征,由于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数据缺失,最后选取30个省份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由图2可知,垃圾分类技术创新在各省份发展不均衡,存在区域失衡的现象。垃圾分类技术创新的空间演化有两大特征:一是专利授权量多集聚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仅广东(713)、江苏(586)、浙江(556)、山东(282)、北京(254)、安徽(222)和上海(216)七个省份的垃圾分类技术专利授权加总量就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二是垃圾分类技术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整体授权量呈现“东部省份>中部省份>东北省份>西部省份”的地区分化特征。
如图3所示,垃圾分类的申请机构主要分为四类:个人、企业、组织和院校。其中,企业的申请最多(超过2500件)且多为环保科技公司,说明企业本身有需要相关智能设备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研发目的。个人作为申请单位也有超过1500件专利,远超院校和组织。如图4所示,超过2500件垃圾分类技术专利的研发由1个人完成,超过500件专利由2个人研发完成。较大团队的研究人数集中在3~10个人之间,超过10人以上的研发团队占比非常小。图4 垃圾分类技术专利申请团队成员数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生活垃圾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 杜淼,邵昱姝,安帅.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9(06)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难点及对策[J]. 杜欢政,刘飞仁.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3]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两网融合”实现路径与建议[J]. 鲁圣鹏,杜欢政. 科学发展. 2019(10)
[4]历次生活垃圾分类为何收效甚微——兼论强制分类时代下的制度构建[J]. 范文宇,薛立强. 探索与争鸣. 2019(08)
[5]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演化及其空间治理[J]. 梁中,昂昊. 财贸研究. 2019(08)
[6]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基于全国五省的调查分析[J]. 问锦尚,张越,方向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7)
[7]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彭文斌,文泽宙,邝嫦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8]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杨树旺,吴婷,李梓博.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6)
[9]中国省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30个省域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李婉红. 管理工程学报. 2017(02)
[10]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J]. 徐林,凌卯亮,卢昱杰. 公共管理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3244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24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