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人造肉技术的生态与经济研究进展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1-06-30 08:49
  使用体外细胞培养等生物技术生产人造肉是肉类生产领域中的一种全新生产模式,推广人造肉技术将有助于缓解人类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和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并对传统畜牧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该文从生态价值评价,经济评价,社会及风险评价角度,集中梳理了近期文献中与人造肉技术生态、经济影响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及对中国畜牧业发展格局的启示。 

【文章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46(2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人造肉技术及其生态价值评价
    1.1 人造肉技术及发展现状
    1.2 人造肉技术的生态价值评价
2 人造肉技术的经济评价
    2.1 人造肉消费意愿调查
    2.2 人造肉的成本投入分析
3 人造肉技术的社会及风险评价
    3.1 人造肉技术的社会评价
        3.1.1 对传统农业的冲击
        3.1.2 对社会平等的影响
    3.2 人造肉技术的风险评价
        3.2.1 食品安全风险
        3.2.2 社会道德风险
        3.2.3 技术经济风险
4 总结及启示
    4.1 文献评述
        4.1.1 跟踪技术创新进展,动态评估人造肉技术的生态、经济效益
        4.1.2 关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人造肉消费意愿的影响
    4.2 对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启示
        4.2.1 人造肉技术与产业是中国未来畜牧业结构发展优化的可行选择
        4.2.2 依据现实国情加快中国人造肉技术产业化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陈伟生,关龙,黄瑞林,张淼洁,刘红南,胡永灵,印遇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2)
[2]中德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发展比较:现状和对策——中德农业政策对话工作组赴德国、荷兰调研报告[J]. 冀名峰,辛国昌,刘光明,谢冬生,王刚,魏莎.  世界农业. 2019(02)
[3]畜牧业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挑战与对策[J]. 刘刚,罗千峰,张利庠.  中国农村经济. 2018(12)
[4]中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地域分异特征[J]. 王国刚,杨春,王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畜牧业发展:成就、经验及未来趋势[J]. 王明利.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8)
[6]中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成都经验与启示建议[J]. 成都市畜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郭晓鸣,李晓东.  农村经济. 2016(11)
[7]The environmental prospects of cultured meat in China[J]. SUN Zhi-chang,YU Qun-li,HAN L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02)
[8]交易成本、制度环境与畜牧业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来自畜牧业不同环节上市企业数据[J]. 叶云,李秉龙,耿宁.  农业技术经济. 2015(01)
[9]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发展模式研究——从环保的角度[J]. 王俊能,许振成,杨剑.  农业经济问题. 2012(08)



本文编号:3257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257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