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措施研究——以玉田县某矿山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9 13:39
为了探索京津冀地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措施,以玉田县某废弃矿山为例,通过调查和测绘手段,对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合京津冀地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与关键治理措施,并进行了修复效益预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压占损毁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土地资源占压与损毁面积共计约18.3万m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面积约24.0万m2。综合确定修复治理措施思路为先削坡和地形地貌整饰,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后,再辅以必要的挡墙工程及截排水工程,最后布置绿化工程技术措施,最终达到生态环境修复目的。修复治理措施实施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可为京津冀地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应用参考。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学. 2020,2(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对坡面浮石浮渣进行人工清除,清除厚度为20 cm,清理方量0.89万m3,并对渣堆进行清理。削坡修整措施中,对边削整理成两级边坡+一级缓坡。自下而上,第一级边坡高8~17 m,坡度60°;二级边坡高度控制在10~15 m,坡度60°;中间为一级缓坡,缓坡标高71~102 m,宽5 m,坡度控制在10°以内。对残山及平台进行整形修坡处理,整理成缓坡+平台的地形。统一整体削坡整形,形成6级缓坡+7级平台的地形。对大部分坡面保留现状,局部平台进行削方,缓坡坡长控制在200 m以内,坡度控制在10°以内,每级平台宽10 m。为后期绿化工程做准备,就地进行场地挖、填及构筑物拆除工作,根据原始坡坡度进行整治。4.2 挡墙工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河北某废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J]. 姚世厅,农冬灵.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9)
[2]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九节鞭”[J]. 武强,刘宏磊,赵海卿,张萌,刘守强,曾一凡. 煤炭学报. 2019(01)
[3]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思路[J]. 王德利,李玉倩,寇婷,农冬灵,刘泽群. 城市地质. 2017(04)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与实践[J]. 武强,刘宏磊,陈奇,孙文洁,陈延. 煤炭学报. 2017(05)
[5]对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几点认识[J]. 秦沛. 城市地质. 2017(01)
[6]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探讨[J]. 刘宏磊,陈奇,赵德康. 煤炭工程. 2016(S2)
[7]我国矿山废弃地受损生态环境的恢复探讨——以唐山石灰石矿为例[J]. 唐伟,韩菲. 绿色科技. 2013(08)
[8]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J]. 周惠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12(01)
[9]Environmental issues from coal mining and their solutions[J]. INYANG Hilary I,DANIELS John L,OTTO Frank,STRUTHERS Su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02)
[10]人工生态恢复技术在三江源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应用[J]. 赵爱军,高忠咏,马建青,李小林. 青海环境. 2009(02)
本文编号:3273852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学. 2020,2(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对坡面浮石浮渣进行人工清除,清除厚度为20 cm,清理方量0.89万m3,并对渣堆进行清理。削坡修整措施中,对边削整理成两级边坡+一级缓坡。自下而上,第一级边坡高8~17 m,坡度60°;二级边坡高度控制在10~15 m,坡度60°;中间为一级缓坡,缓坡标高71~102 m,宽5 m,坡度控制在10°以内。对残山及平台进行整形修坡处理,整理成缓坡+平台的地形。统一整体削坡整形,形成6级缓坡+7级平台的地形。对大部分坡面保留现状,局部平台进行削方,缓坡坡长控制在200 m以内,坡度控制在10°以内,每级平台宽10 m。为后期绿化工程做准备,就地进行场地挖、填及构筑物拆除工作,根据原始坡坡度进行整治。4.2 挡墙工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河北某废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J]. 姚世厅,农冬灵.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9)
[2]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九节鞭”[J]. 武强,刘宏磊,赵海卿,张萌,刘守强,曾一凡. 煤炭学报. 2019(01)
[3]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思路[J]. 王德利,李玉倩,寇婷,农冬灵,刘泽群. 城市地质. 2017(04)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与实践[J]. 武强,刘宏磊,陈奇,孙文洁,陈延. 煤炭学报. 2017(05)
[5]对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几点认识[J]. 秦沛. 城市地质. 2017(01)
[6]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探讨[J]. 刘宏磊,陈奇,赵德康. 煤炭工程. 2016(S2)
[7]我国矿山废弃地受损生态环境的恢复探讨——以唐山石灰石矿为例[J]. 唐伟,韩菲. 绿色科技. 2013(08)
[8]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J]. 周惠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12(01)
[9]Environmental issues from coal mining and their solutions[J]. INYANG Hilary I,DANIELS John L,OTTO Frank,STRUTHERS Su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02)
[10]人工生态恢复技术在三江源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应用[J]. 赵爱军,高忠咏,马建青,李小林. 青海环境. 2009(02)
本文编号:3273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27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