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参与有助于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吗?——源自河南省3278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4 03:02
在打赢全面精准扶贫攻坚战后,中国将迎战更加艰巨而又长期复杂的解决相对贫困的难题。基于河南省3 278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经济相对贫困和多维度相对贫困两种方式测算农户的相对贫困水平,分别检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和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不论按照哪种相对贫困测算方式,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和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均对农户相对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对农户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更高;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多维度贫困的影响程度比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更高。可见,面对未来解决中国相对贫困问题,要充分发挥培训作用,按照发展式扶贫要求,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农户需求合理选择农村劳动力农业职业技能和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集体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培训体系;不断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激励劳动者通过"干中学"提升人力资本,丰富社会资本,增加收入水平,带动家庭脱贫。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的作用机理
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等,更加聚焦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需求,主要通过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进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发展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保障以及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最终减缓农户相对贫困(见图2)。首先,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户的发展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一方面,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谋取职位或更换更有效的工作岗位,且由于社会职业岗位的更替具有相对较长周期,农村劳动力习得就业技能之后较长时间内仍能为其带来收益,对减缓农户相对贫困问题有更显著作用[26]。另一方面,非农就业培训有助于拓宽农村劳动力的社会资本,参加培训所接触到的其他学员与授课教师扩展了参训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网络,并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关系,建立以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关系;特别是政府主导型农民培训对学员实施的推荐与筛选,更是以某种政府背书的形式强化了学员间的信任基础,响应同一培训主题而聚集的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更强烈的互惠合作倾向,而信任、社会网络、互惠正是社会资本的主要内涵组成[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J]. 王海港,黄少安,李琴,罗凤金. 经济研究. 2009(09)
本文编号:3320870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的作用机理
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等,更加聚焦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需求,主要通过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进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发展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保障以及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最终减缓农户相对贫困(见图2)。首先,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户的发展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一方面,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谋取职位或更换更有效的工作岗位,且由于社会职业岗位的更替具有相对较长周期,农村劳动力习得就业技能之后较长时间内仍能为其带来收益,对减缓农户相对贫困问题有更显著作用[26]。另一方面,非农就业培训有助于拓宽农村劳动力的社会资本,参加培训所接触到的其他学员与授课教师扩展了参训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网络,并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关系,建立以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关系;特别是政府主导型农民培训对学员实施的推荐与筛选,更是以某种政府背书的形式强化了学员间的信任基础,响应同一培训主题而聚集的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更强烈的互惠合作倾向,而信任、社会网络、互惠正是社会资本的主要内涵组成[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J]. 王海港,黄少安,李琴,罗凤金. 经济研究. 2009(09)
本文编号:3320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32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