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03:56
中国古代传统工匠通过不同时期的造物活动,折射出其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变迁,这其中尤以明清时期表现得最突出。自从明代中期以降,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松绑,传统工匠的身份实现了自由,大大提高了造物活动的主动积极性,并且打破了既有的“士农工商”秩序,其身份开始在上层士人中逐渐找到了认同。而晚明时期江南地区更是涌现出不少技术文献,其作者不乏政府官员、文人学者和工匠,充分说明了传统技艺已由经验型态转向理论型态全面转变。因此,本文以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的儒匠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技术经济为视角,试图探讨该群体的构成情况、形成方式,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与官府、士人和商人等其他群体的互动。晚明江南地区的儒匠来源较为广泛,构成也稍显复杂,不仅有家道中落、生活落魄的士人,也有热爱读书的商人和工匠,同时,工部的部分官员,以及喜爱造物活动的学者们,也乐意化身为儒匠的形象,参与技术文献的写作。他们的出现,带动了科学知识在晚明江南地区社会的广泛传播,表现出了一系列技术科学化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数理化和理论化三个方面。同时以晚明时期新安地区的制墨家群体为例,探讨了儒匠群体社会资源网络的构建情况,以及...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卷,明万历七年??(1579)苏万民刻本
图1时大彬制鼎足盖圆壶(福建省漳浦县博物馆藏)
图2时大彬制鼎足盖圆壶款识??当时的宜兴紫砂陶艺工匠几乎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时大彬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如李仲芳、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代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对技术科学发展的影响[J]. 袁立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2)
[2]陶瓷艺术工匠精神的当代发展研究[J]. 辛婷,辛夷. 中国陶瓷. 2016(12)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以江苏江阴的非遗传承为例[J]. 周箭,曹雯婷. 艺术科技. 2016(10)
[4]工匠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周秀梅. 艺术评论. 2016(10)
[5]身份与角色——“大小传统”视域下明代中晚期文人与匠人的设计合作[J]. 杜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5)
[6]文人趣味与制墨工艺[J]. 梅娜芳. 新美术. 2016(09)
[7]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J]. 刘志彪. 中国国情国力. 2016(06)
[8]“工匠精神”需制度保障[J]. 陈金灿. 纺织机械. 2016(05)
[9]清代福州的漆器业与漆工匠[J]. 张健. 装饰. 2016(05)
[10]晚明文人工匠观探析[J]. 彭圣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2)
博士论文
[1]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D]. 何伟.苏州大学 2015
[2]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研究[D]. 余皓.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专业化视域下的明清讼师研究[D]. 杜维霞.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晚清民初石版印刷艺术研究[D]. 陈霆.苏州大学 2014
[5]“香山帮”研究[D]. 孟琳.苏州大学 2013
[6]“物”的崛起:晚明的生活时尚与审美风会[D]. 赵强.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髹饰录》研究[D]. 何振纪.中国美术学院 2013
[8]文化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 彭程.北京交通大学 2013
[9]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历史建模研究[D]. 张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0]宜兴紫砂发展历史及活态传承研究[D]. 胡燕.南京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从《天工开物》试探中国古代技术知识[D]. 李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D]. 张彦芬.内蒙古大学 2016
[3]经济史学视角下的古代徽州墨业发展[D]. 张玉彬.云南大学 2015
[4]乖时计拙半生贫:明末清初江苏印人研究[D]. 孙志强.首都师范大学 2014
[5]明代进士录取额研究[D]. 常成.西北师范大学 2010
[6]明清江南儒商的文化艺术活动[D]. 孙其芬.上海师范大学 2010
[7]明清景德镇制瓷技术理论化研究[D]. 刘娟娟.苏州大学 2010
[8]明清江南工匠入仕研究[D]. 胡平.苏州大学 2009
[9]明清徽商与徽州刻书业[D]. 陆贤涛.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2973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卷,明万历七年??(1579)苏万民刻本
图1时大彬制鼎足盖圆壶(福建省漳浦县博物馆藏)
图2时大彬制鼎足盖圆壶款识??当时的宜兴紫砂陶艺工匠几乎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时大彬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如李仲芳、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代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对技术科学发展的影响[J]. 袁立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2)
[2]陶瓷艺术工匠精神的当代发展研究[J]. 辛婷,辛夷. 中国陶瓷. 2016(12)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以江苏江阴的非遗传承为例[J]. 周箭,曹雯婷. 艺术科技. 2016(10)
[4]工匠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周秀梅. 艺术评论. 2016(10)
[5]身份与角色——“大小传统”视域下明代中晚期文人与匠人的设计合作[J]. 杜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5)
[6]文人趣味与制墨工艺[J]. 梅娜芳. 新美术. 2016(09)
[7]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J]. 刘志彪. 中国国情国力. 2016(06)
[8]“工匠精神”需制度保障[J]. 陈金灿. 纺织机械. 2016(05)
[9]清代福州的漆器业与漆工匠[J]. 张健. 装饰. 2016(05)
[10]晚明文人工匠观探析[J]. 彭圣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2)
博士论文
[1]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D]. 何伟.苏州大学 2015
[2]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研究[D]. 余皓.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专业化视域下的明清讼师研究[D]. 杜维霞.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晚清民初石版印刷艺术研究[D]. 陈霆.苏州大学 2014
[5]“香山帮”研究[D]. 孟琳.苏州大学 2013
[6]“物”的崛起:晚明的生活时尚与审美风会[D]. 赵强.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髹饰录》研究[D]. 何振纪.中国美术学院 2013
[8]文化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 彭程.北京交通大学 2013
[9]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历史建模研究[D]. 张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0]宜兴紫砂发展历史及活态传承研究[D]. 胡燕.南京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从《天工开物》试探中国古代技术知识[D]. 李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D]. 张彦芬.内蒙古大学 2016
[3]经济史学视角下的古代徽州墨业发展[D]. 张玉彬.云南大学 2015
[4]乖时计拙半生贫:明末清初江苏印人研究[D]. 孙志强.首都师范大学 2014
[5]明代进士录取额研究[D]. 常成.西北师范大学 2010
[6]明清江南儒商的文化艺术活动[D]. 孙其芬.上海师范大学 2010
[7]明清景德镇制瓷技术理论化研究[D]. 刘娟娟.苏州大学 2010
[8]明清江南工匠入仕研究[D]. 胡平.苏州大学 2009
[9]明清徽商与徽州刻书业[D]. 陆贤涛.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29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42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