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输油管道增输方案与优化运行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2:28
随着对石油开采程度的加深,原油变稠变重成为世界性不可逆转的趋势。密度大、粘度大、流动困难是稠油资源突出的特点,严重制约着稠油的输送。本论文以室内流变性实验、室内环道实验、现场减阻剂实验和数值模拟为基础,对稠油范畴的东辛线进行降粘增输方案技术研究。首先对东辛线输送介质进行了室内流变性研究,然后根据其流变特性查阅文献选取了5种降凝剂和5种降粘剂,分别测定了原油加剂前后的凝点和表观粘度的变化,最终筛选出了一种改性效果最好的药剂,并通过室内环道实验验证了改性效果。其次选用EP型国产系列减阻剂在东辛线末端管线(广饶站)进行了现场减阻实验,实验效果产生了较好的增输效果:可以使管线增输率达到14.5%~20.8%。最后通过对东辛线现有状况及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利用动态规划法,在实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增输模型:根据其最优化原理,把整个管线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每个子过程都是一个最优化问题,应用递推方程连续地转移,最后求解的子过程就是问题的全过程即最优过程。根据此原理编制了一套适合东辛线的优化运行模拟软件,并对计算结果以及增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最终得到一个适合于东辛线的最佳增输方案,恢复东辛胜利...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优化算法的选择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东辛线运行现状及基础参数
2.1 运行现状
2.2 运行参数
第3章 室内流变性实验
3.1 流动改进剂增输讨论
3.2 降凝剂室内筛选实验
3.3 降粘剂室内筛选实验
3.4 室内流变实验结论
第4章 环道实验
4.1 流态判别和流速确定
4.2 实验装置
4.3 实验数据处理
4.4 粘温关系式的拟合和对比
4.5 环道与R575 流变仪测量的粘度对比及误差分析
4.6 环道实验结论
第5章 减阻增输现场实验研究
5.1 减阻率的确定
5.2 减阻剂的注入装置
5.3 实验数据及图形处理
5.4 增输率的计算
5.5 粘度反算和雷诺数的计算
5.6 现场实验结论
第6章 优化运行技术方案研究
6.1 优化运行计算
6.2 月输油计划计算
6.3 总传热系数计算
6.4 结论
第7章 技术经济分析与增输方案比较
7.1 升温方案优化计算
7.2 增压方案优化计算
7.3 降凝剂方案优化计算
7.4 加剂与未加剂增输方案比较
7.5 减阻剂方案优化计算
7.6 四种方案经济比较及最优方案的确定
7.7 最优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7.8 燃料变化对方案的影响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河冷家油田特稠油降粘剂LJVR-1及其性能评价[J]. 刘庆旺,林瑞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05)
[2]超稠油降粘输送试验研究[J]. 王鸿膺,李玉星,陆新东.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09)
[3]稠油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粘机理研究[J]. 尉小明,郑猛,白永林. 特种油气藏. 2004(04)
[4]电伴热技术在原油输送中的应用与展望[J]. 王卫强,吴明,张静.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08)
[5]集油管线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J]. 仲志红,米鸿祥,眭峰.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3(09)
[6]超稠原油热敏性降粘剂的研制[J]. 谭非,尉小明,李文静,梅江华,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04)
[7]稠油降粘剂ASM的改性及复配性能研究[J]. 雷鸣,黄志宇,惠洪刚,冯英,王治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3(04)
[8]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在港口输油管道工程中的应用[J]. 杨红民. 中国港湾建设. 2003(03)
[9]辽河油田稠油地面集输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J]. 齐建华,张春光. 石油规划设计. 2002(06)
[10]稠油降粘方法概述[J]. 尉小明,刘喜林,王卫东,徐凤廷. 精细石油化工. 2002(05)
本文编号:3470114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优化算法的选择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东辛线运行现状及基础参数
2.1 运行现状
2.2 运行参数
第3章 室内流变性实验
3.1 流动改进剂增输讨论
3.2 降凝剂室内筛选实验
3.3 降粘剂室内筛选实验
3.4 室内流变实验结论
第4章 环道实验
4.1 流态判别和流速确定
4.2 实验装置
4.3 实验数据处理
4.4 粘温关系式的拟合和对比
4.5 环道与R575 流变仪测量的粘度对比及误差分析
4.6 环道实验结论
第5章 减阻增输现场实验研究
5.1 减阻率的确定
5.2 减阻剂的注入装置
5.3 实验数据及图形处理
5.4 增输率的计算
5.5 粘度反算和雷诺数的计算
5.6 现场实验结论
第6章 优化运行技术方案研究
6.1 优化运行计算
6.2 月输油计划计算
6.3 总传热系数计算
6.4 结论
第7章 技术经济分析与增输方案比较
7.1 升温方案优化计算
7.2 增压方案优化计算
7.3 降凝剂方案优化计算
7.4 加剂与未加剂增输方案比较
7.5 减阻剂方案优化计算
7.6 四种方案经济比较及最优方案的确定
7.7 最优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7.8 燃料变化对方案的影响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河冷家油田特稠油降粘剂LJVR-1及其性能评价[J]. 刘庆旺,林瑞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05)
[2]超稠油降粘输送试验研究[J]. 王鸿膺,李玉星,陆新东.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09)
[3]稠油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粘机理研究[J]. 尉小明,郑猛,白永林. 特种油气藏. 2004(04)
[4]电伴热技术在原油输送中的应用与展望[J]. 王卫强,吴明,张静.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08)
[5]集油管线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J]. 仲志红,米鸿祥,眭峰.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3(09)
[6]超稠原油热敏性降粘剂的研制[J]. 谭非,尉小明,李文静,梅江华,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04)
[7]稠油降粘剂ASM的改性及复配性能研究[J]. 雷鸣,黄志宇,惠洪刚,冯英,王治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3(04)
[8]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在港口输油管道工程中的应用[J]. 杨红民. 中国港湾建设. 2003(03)
[9]辽河油田稠油地面集输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J]. 齐建华,张春光. 石油规划设计. 2002(06)
[10]稠油降粘方法概述[J]. 尉小明,刘喜林,王卫东,徐凤廷. 精细石油化工. 2002(05)
本文编号:3470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47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