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7:04

  本文关键词: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已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林木类生物资产的计量问题是难点之一。本文以消耗性林木资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林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殊性,以价值理论、成本性态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理论,选择样本林场,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周期中林木生长量变化、成本性态特征与会计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分析我国会计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模式。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信息的质量可靠性较强,相关性较弱,消耗性林木资产在生长周期中的价值量不能得到充分的披露,导致企业或利益相关者不能全面评估其经营业绩。 (2)通过消耗性林木资产生长量(价值量)与其成本性态的分析,5-7年是消耗性林木资产生长量(价值量)与成本的平衡点,此后,随着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生长,其生长量(价值量)越来越高于其历史成本。在平衡点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能较好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价值,在平衡点后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 (3)为了提高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信息质量,平衡点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平衡点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采用分生长阶段进行计量的模式,从理论上说是比较理想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模式。 (4)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林业资源管理和评估技术的现状,从造林至幼龄林末期(约10年)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后变更为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分生长阶段计量模式是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利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作为公允价值替代估值是可能实现的途径。 (5)无论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应辅之于实物量计量,以提高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关键词】:消耗性林木资产 成本性态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计量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0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意义9-10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0-11
  • 1.3.1 研究对象10
  • 1.3.2 研究方法10-11
  • 1.4 文献综述11-16
  • 1.4.1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历程回顾11-12
  • 1.4.2 消耗性林木资产初始计量12-14
  • 1.4.3 消耗性林木资产后续计量14-15
  • 1.4.4 述评15-16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16-19
  • 1.5.1 研究框架16-17
  • 1.5.2 主要内容17-19
  • 2 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殊性及其会计计量19-27
  • 2.1 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殊性分析19-21
  • 2.1.1 消耗性林木资产涵义19
  • 2.1.2 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殊性19-21
  • 2.2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界定21-23
  • 2.2.1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内涵21
  • 2.2.2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21-23
  • 2.3 消耗性林木资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分析23-24
  • 2.3.1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优势分析23
  • 2.3.2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局限性分析23-24
  • 2.4 消耗性林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分析24-27
  • 2.4.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优势分析24-25
  • 2.4.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局限性分析25-27
  • 3 消耗性林木资产成本性态分析27-41
  • 3.1 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27-28
  • 3.1.1 样本选择27
  • 3.1.2 数据说明27-28
  • 3.2 消耗性林木资产生长量与成本变化关系28-38
  • 3.2.1 消耗性林木资产生长量变化28-30
  • 3.2.2 消耗性林木资产成本变化30-31
  • 3.2.3 消耗性林木资产生长量(价值量)与成本变化关系31-38
  • 3.3 消耗性林木资产成本性态及其计量模式38-41
  • 3.3.1 消耗性林木资产成本性态对计量的影响38-39
  • 3.3.2 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模式分析39-41
  • 4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41-49
  • 4.1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现实环境及条件分析41-43
  • 4.1.1 林木资本市场不完善41
  • 4.1.2 活立木交易市场发育不充分41-42
  • 4.1.3 林木资产评估市场日渐成熟42
  • 4.1.4 成本收益原则成为硬约束42-43
  • 4.2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混合计量模式分析43-46
  • 4.2.1 现有混合计量模式观43-44
  • 4.2.2 两种混合计量模式的比较44-45
  • 4.2.3 会计准则对混合计量模式的制约45-46
  • 4.3 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基于会计实践的考虑46-49
  • 4.3.1 支出资本化、费用化的处理46
  • 4.3.2 自然增值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46-47
  • 4.3.3 成本收益的配比47-49
  • 5 消耗性林木资产分生长阶段会计计量模式的构建49-53
  • 5.1 消耗性林木资产分生长阶段会计计量模式构建的基础工作49-50
  • 5.1.1 分生长阶段会计计量条件49
  • 5.1.2 分生长阶段计量模式变更及后续会计处理49-50
  • 5.1.3 分生长阶段计量会计信息披露50
  • 5.2 消耗性林木资产分生长阶段会计计量模式的构建50-53
  • 5.2.1 构建的理论依据50-51
  • 5.2.2 消耗性林木资产分生长阶段会计计量模式理论框架51-53
  • 6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3-55
  • 6.1 研究结论53-54
  •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54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4-55
  • 参考文献55-58
  • 个人简介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晓燕;王霞;;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森林资源资产批量评估模型研究[J];福建电脑;2009年11期

2 魏远竹;陈钦;陈念东;;论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陈丽娟,王建中,李宁;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思考[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胡宗庆;王李进;;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信息系统[J];华东森林经理;2007年03期

5 蔡炯;田翠香;;试论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计量[J];经济问题;2011年02期

6 岳上植;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及其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02年11期

7 张心灵,王平心;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4年10期

8 綦好东;张孝友;;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6年11期

9 毛新述;戴德明;;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J];会计研究;2011年04期

10 于桂娥;林木资产自然增值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49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f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