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4:12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荒漠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调节水资源、固碳释氧、防风固沙、保育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然而,荒漠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人类在对荒漠开发利用时必须要慎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张,在荒漠中也留下了开发的足迹,荒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持荒漠内的生态环境平衡,人类就必须对荒漠进行保护与修复,减少污染和破坏。目前,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经济与技术手段来治理荒漠污染与破坏的问题。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荒漠治理中被广泛应用,它以平衡荒漠周围各群体间的利益为目标,实现荒漠的生态功能最大化。近年来,我国对生态补偿价值的量化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有关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的研究却停滞不前。由于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尽管学者们提出的有关量化生态补偿值的模型很多,但目前尚无法将其统一成一个适用范围广、限制条件少的通用方法。在本文中,作者首先明确了荒漠生态补偿价值的量化对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并对国内外涉及到生态补偿以及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了现有的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方法的优劣点。接下来,本文提出了环境重置成本法的相关概念以及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生态补偿三层计量模式,然后结合荒漠的生态功能评价标准以及目前在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方法。环境重置成本法是将破坏后的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到原样所付出的成本作为生态补偿成本的一种生态补偿价值的计量方法。环境重置成本法下的生态补偿价值计量包含三层成本:第一,恢复成本,这层成本主要是将破坏后的环境功能恢复(或者重新购置)到以前的状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所花费去的成本;第二,维护成本,这一层成本主要是为了维持恢复后的生态功能而付出的成本;第三,战略层成本,这一层成本主要是生态功能被破坏之后放弃的发展机会和权利,也就是机会成本。本文在结合荒漠的生态功能评价标准构建完三层成本之后,选取了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利用环境重置成本法分析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自建区以来应该获取的生态补偿价值,并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荒漠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补偿价值计算,侧面说明了环境重置成本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荒漠 生态补偿价值计量 环境重置成本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96;F2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28
- 1.3.1 生态补偿12-14
- 1.3.2 生态补偿价值14
- 1.3.3 生态补偿价值计量14-24
- 1.3.4 文献述评24-28
- 2 环境重置成本法28-31
- 2.1 环境重置成本法的概念28
- 2.2 环境重置成本法的评估程序28-29
- 2.3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模式构建29-30
- 2.4 环境重置成本法的现实意义30-31
- 3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31-43
- 3.1 荒漠概况31-35
- 3.1.1 荒漠的定义31-32
- 3.1.2 我国荒漠概况32-33
- 3.1.3 我国荒漠的生态功能及生态标准33-35
- 3.2 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35-36
- 3.2.1 我国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的特点35
- 3.2.2 我国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35-36
- 3.3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模式构建36-43
- 3.3.1 恢复层成本36-40
- 3.3.2 维护层成本40-41
- 3.3.3 战略层成本41-43
- 4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安西荒漠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价值计量43-55
- 4.1 地理位置、边界及范围43
- 4.2 保护区土地权属43
- 4.3 性质、功能定位43-44
- 4.4 自然地理特征44-47
- 4.4.1 气候44
- 4.4.2 地形地貌44
- 4.4.3 土壤类型44-45
- 4.4.4 水系及湿地45-46
- 4.4.5 自然植被类型46
- 4.4.6 生物多样性46-47
- 4.5 安西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环境问题47-48
- 4.6 安西自然保护区环境恢复措施48-49
- 4.7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安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价值计量49-54
- 4.7.1 恢复层成本49-51
- 4.7.2 维护层成本51-53
- 4.7.3 战略层成本53-54
- 4.8 小结54-55
- 5 建议、研究结论及不足55-58
- 5.1 建议55-56
- 5.2 研究结论56
- 5.3 研究不足56-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一62-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明德;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法学;2004年03期
2 李开孟;;环境影响货币量化分析的重置成本法、重新安置成本法、影子项目法和替代产品法[J];中国工程咨询;2008年07期
3 罗宝华;张彩虹;;荒漠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9期
4 许芬;时保国;;生态补偿——观点综述与理性选择[J];开发研究;2010年05期
5 王风;高尚宾;杜会英;倪喜云;杨怀钦;;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6 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7 李云驹;许建初;潘剑君;;松华坝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和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11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荒漠生态补偿价值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5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