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1:17
本文关键词: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核算制度。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国的服务业迅速壮大,原有核算体系中关于服务统计、特别是非市场服务统计的缺陷也曰益暴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对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研究也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文章从五个方面对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 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从生产率、国民福利和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分析了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第二章介绍了对非市场服务产出进行核算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以综合性生产观、社会预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折中性生产观面临的冲击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提供的服务的发展现状为现实依据进行分析,以此说明对非市场服务产出进行核算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章研究了非市场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介绍了非市场服务的定义、特点、分类、提供主体以及产出核算的范围和原则,对其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界定和梳理,为后文非市场产出核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章分析了原有投入替代法的缺陷,指出了现有调整后的减缩指数法和产出指标法的不足,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消费者效用进行核算,并以教育产出核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针对现有的研究困境对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进行展望,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 消费者效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2.33;F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言8-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8-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5
- 一、国外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研究现状10-13
- 二、国内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研究成果13-15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15-17
- 一、研究方法15
- 二、研究框架15-16
- 三、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17-26
- 第一节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理论依据17-22
- 一、综合性生产观17-18
- 二、社会预测理论:“瓦格纳法则”和后工业社会理论18-20
- 三、市场失灵理论20-21
- 四、SNA(1993)折中性生产观面临冲击21-22
- 第二节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现实依据22-26
- 一、公共服务发展现状22-23
- 二、准公共服务发展现状23-24
- 三、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提供的服务发展现状24-26
- 第三章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内涵和外延26-36
- 第一节 非市场服务及其特点和分类26-30
- 一、非市场服务的定义及特点26-29
- 二、非市场服务的分类29-30
- 第二节 非市场服务的主体30-31
- 第三节 非市场服务产出及其核算范围的界定31-34
- 一、非市场服务产出31-32
- 二、非市场服务核算范围的界定32-34
- 第四节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原则34-36
- 第四章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方法36-54
- 第一节 投入替代法及其应用评价36-38
- 一、投入替代法的使用36-37
- 二、投入替代法的应用评价37-38
- 第二节 调整后的投入替代法和产出指标法的提出38-44
- 一、调整后的减缩指数法39-40
- 二、产出指标法的提出40-43
- 三、调整后的减缩指数法和产出指标法与投入替代法的根本缺陷43-44
- 第三节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改革思路:消费者效用核算44-54
- 一、消费者效用的核算方法引入可行性和必要性44-47
- 二、消费者效用的核算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47-48
- 三、以教育产出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消费者效用进行核算48-52
- 四、消费者效用核算方法对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方法的改进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8-59
- 致谢59-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俊云;2008SNA与1993SNA的比较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5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