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省域一次能源CO_2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3 05:23

  本文关键词:省域一次能源CO_2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结合STIRPAT扩展模型,依据一次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了1990—200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碳排放量,并对潜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能源强度、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碳排放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特征。同时,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现象。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这种现象是系统过程的作用结果。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在空间上存在耦合现象。这意味着,在制定区域环保和能源政策及措施时,必须对碳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法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一次能源 CO排放 空间自相关 省域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战略规划与配套政策研究”(2009BAC62B01)
【分类号】:F224;F205
【正文快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目前仍处于以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为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其城市化水平与社会消费需求还在持续提升。人口规模、城镇化规模、工业化进程、消费模式等因子,既是推动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决定了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难度。随着“碳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浩;;低碳经济,期待“中国道路”[J];中国人大;2010年01期

2 董浩;;浅析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2010年02期

3 ;信息[J];橡胶科技市场;2010年01期

4 ;2009年十大能源新闻[J];中国能源;2010年01期

5 田悦;;水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将列入国家标准[J];中国水泥;2010年01期

6 田悦;;节能减排 亮点纷呈[J];中国水泥;2010年01期

7 ;环境资讯[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林森;;应对气候变化 林业具有特殊地位[J];湖南林业;2010年02期

9 梁源;;英国发布新粮食战略确保粮食安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0年01期

10 ;德国开发出“绿色”水泥生产工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李清平;陈燕;郭志勇;;关于气象影视对低碳经济宣传的探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秦红;柯秀芳;张国庆;王长宏;;制冷空调专业发展与新能源利用技术教育[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亚丽;;云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探析[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胡智超;邹健;龙花楼;;中国耕地资源变动与非农经济发展的脱钩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陈建锋;周增强;;浅谈节能减排具体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郝明亮;冯海波;万宝春;赵宪伟;;省域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情景分析与政策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康磊;蒋应红;;绿色交通,让生活更美好[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宋继红;;建筑师与低碳建筑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郑剑辉;王明;李卫杰;;工业炉工序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及实践[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10 张雷;李艳梅;;结构节能: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转型年代,我们记录历史[N];科技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文营 牛瑾;北京盈创:塑料瓶中找“油田”[N];经济日报;2011年

3 王晓伟;低碳之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选择[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杨爱群;内蒙古 建立草原沙漠碳汇体系[N];中国环境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李莉 范圣楠 记者 高杰;无锡向低碳城市目标迈进[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班健;节能手段知多少[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潘希;两会引燃低碳革命[N];科学时报;2010年

8 新华社记者 韩冰;中国转变发展方式,有深远世界意义[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向东;发改委警告低碳不可一哄而上[N];经济观察报;2010年

10 中科院院士 陈俊武;与何祚庥院士商榷[N];科学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宪伟;省域COD排放总量预测及减排潜力与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张祥晶;中国在业人口区域分布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司尚奇;我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新峰;空间自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张超;西藏灌木林评价与遥感分类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靳引利;省域高速公路网交通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沙利杰;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刘传明;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仲高;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虹艳;丽水市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和磷的空间分布、磁学监测和污染风险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林川;银川地区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白海;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能源供应方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4 黄锦华;浙江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王邦鲲;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环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超;区域间政府合作:应对边缘化的共识[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海瑞;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莉;伊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模拟与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9 刘静;我国环境规制效率测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田金苓;山东省城镇用地扩展空间特征分析与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省域一次能源CO_2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6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