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何以成为类型教育?——基于国家技能形成体制建设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3-06-16 19:29
推动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质疑并非自古有之,它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基于对德国、美国、日本、中国技能形成体制建设的观察发现,职业教育内嵌于国家技能形成体制,其类型地位受到国家技能战略、经济生产体制与职业教育参与意愿的结构性制约。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真正确立,离不开以夯实其经济社会基础为目标的国家技能形成体制再造。具体而言,包括重塑劳动光荣价值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改善技能型人才就业环境,拓宽其生涯发展进路;试点区域协调性劳动力市场,培育成熟行业协会。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的职业教育:旧问题,还是新问题?
二、内嵌于国家技能形成体制的职业教育:类型教育何以可能?
(一)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逻辑关联
(二)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差异
1.德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2.美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3.日本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4.中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三)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类型地位差异
1.德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2.美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3.日本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4.中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三、指向类型教育的中国技能形成体制再造:夯实经济社会基础
(一)重塑劳动光荣价值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
(二)改善技能型人才就业环境,拓宽其生涯发展进路
(三)试点区域协调性劳动力市场,培育成熟行业协会
四、未竟的思考:职业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
本文编号:3833847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的职业教育:旧问题,还是新问题?
二、内嵌于国家技能形成体制的职业教育:类型教育何以可能?
(一)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逻辑关联
(二)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差异
1.德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2.美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3.日本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4.中国的技能战略与经济生产体制
(三)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类型地位差异
1.德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2.美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3.日本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4.中国的职业教育参与意愿与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三、指向类型教育的中国技能形成体制再造:夯实经济社会基础
(一)重塑劳动光荣价值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
(二)改善技能型人才就业环境,拓宽其生涯发展进路
(三)试点区域协调性劳动力市场,培育成熟行业协会
四、未竟的思考:职业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
本文编号:3833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83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