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湖北省1980年至2003年为例
本文关键词: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湖北省1980年至2003年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探讨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本文依据湖北省1980年—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动态计量分析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农地非农流转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具有长期性。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均衡呈现一种反向修正机制,并且误差修正对于农地城市流转的短期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调整力度,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农地城市流转影响的长期效应要大于短期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单向的因果关系表明,湖北省的农地非农转用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明显;而从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看,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农地城市流转相互作用的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单位】: 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协整 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湖北省
【分类号】:F224;F299.2;F301;F320
【正文快照】: 1引言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与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过程紧密相关,特别是在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的时候,两者的发展趋势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目前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农地城市流转的时空特征、驱动力机制以及制度变迁因素等方面,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或灰色关联等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荣,曲福田,郭忠兴;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2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3 况伟大;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模型及中国数据检验[J];财贸经济;2005年11期
4 李谷成,范丽霞,冯中朝;转型期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3期
5 张文忠,王传胜,吕昕,樊杰;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6 杨桂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研究的启示[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7 王海鹏,田澎,靳萍;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G ranger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8 韩立岩;中国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J];管理世界;1998年05期
9 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10 李雪松;张莹;陈光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需求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郭宁;宋芙蓉;;1990年以来山东耕地变化及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1期
2 戴文远;杨扬;;闽清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生态服务价值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9期
3 汤进华;;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4 郭玲霞;张勃;张华;;张掖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5 年福华;史守正;;苏州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6 崔艳琳;盖艾鸿;孙鹏举;张军;;甘肃省不同生态区耕地压力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7 郭芙梅;黎德川;廖铁军;;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8 李新;郭宁;宋芙蓉;;1990年以来山东耕地变化及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9 袁中友;杜继丰;王枫;;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速减原因及其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10 郝瑞彬;李文荣;;唐山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安;陈斌开;刘姿彤;;“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胡映洁;;中国过度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白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骆东奇;姜文;罗光莲;周心琴;汪小勇;;重庆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鲁春阳;杨庆媛;焦庆东;文枫;;重庆直辖以来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木壮;宋榕潮;曲林静;张燕;;珠三角外缘开发利用核心区域十年来耕地变化驱动机制——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曲林静;杨木壮;宋榕潮;常立早;;广东省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相关性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睿璞;卢新海;;农村宅基地扩张与驱动机制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藏波;杨庆媛;周滔;;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以六大区域代表性城市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韦素琼;陈健飞;;闽台建设用地利用经济效益比较研究[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3 肖教燎;土地政策传导机制与路径的分析与仿真[D];南昌大学;2010年
4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单娜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选择[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任超群;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对房价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黎治华;基于MODIS反演重构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波;基本农田动态监测预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文亮;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盖小刚;沂蒙山区土地覆被与土壤侵蚀动态特征[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怀保;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兵;江西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杜涛;新疆耕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黄伟鑫;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城市地价与房价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罗敏洁;我国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佳;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贯成;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以江苏十三个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5期
2 梁勤欧,祝国瑞;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3 况伟大;空间竞争、房价收入比与房价[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4 徐艳;北京市房价过高的原因和房价控制[J];城市问题;2002年01期
5 赵永革;我国农村非农化发展机制的比较研究──以辽宁和江苏两省的定量分析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06期
6 高波,毛丰付;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检验:1999-2002[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7 刘国光;再谈财政货币政策的一些问题[J];当代经济;2002年12期
8 陈福军;我国城市生产函数的初步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梁怀学,陈权宝;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行业能源消费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信凯;中国农户消费函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可发;;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西个案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5期
2 徐永东;马伟;;湖北省对外贸易、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3期
3 蒋满霖;孙士金;;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性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年04期
4 屠澄;;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宁泽逵;;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基于宏观数据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3期
6 李树坤;;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16期
7 韩艳;;农村电力消费与四川省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01期
8 郭友群;周国霞;;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6年02期
9 何镇宇;;云南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云南电大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勇胜;薛继亮;;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武茗;;物流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于溯泳;;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商品和服务出口分类基础上的实证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天祥;;专业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文东;吴刚;;中国钢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莲琴;;浙江省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帮俊;;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英;太原城市化水平居中部省会首位[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2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3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4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5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6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9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戴建军;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欧阳明;我国税收增长问题研究:1994-2007[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2 刘国霞;金融发展对陕西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红霞;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姚建春;FDI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5 陶云龙;新疆乌昌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武卓卓;FDI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巫正霞;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锐;外商直接投资与山东省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8年
9 潘东波;FDI对盐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丽丽;四川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湖北省1980年至2003年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41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