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学教育成本计量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学教育成本计量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机构在我国一直是被认作为一种非营利性机构,因此教育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政策并未注重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事业改革全面的发展,管理者们也逐渐意识到不断加大投入的教育经费所能产生的成果问题,因此结合我国教育事业本身的特征,于2014年制定完善了《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推行,就是要规范和调整中小学的会计准则。对于基建不入大账、食堂账户不在行政账中体现、资产计量口径无统一标准、财政资金投入核算不清晰以及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全面完整的情况,都进行了修订。同时,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对于进行中学教育成本的计量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修改后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使中学教育成本核算主体内容完整,满足了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需要,规范会计科目简化教育成本的划分等等。本文通过对中学教育成本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为立足点,运用文献整理法、比较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主体、对象和期间。并对目前我国中学教育成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为视角,设计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主要框架。并以某中学为例,对其教育成本进行计量,证实了其可行性,也是今后对于中学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了一种核算方式。并向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了中学教育成本的信息。最终所得出的教育成本数据对政府的拨款和学校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中学教育成本 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8-10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0-12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2-13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13-16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框架14-16
- 1.4 创新点16-17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16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16-17
- 2 中学教育成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7-23
- 2.1 中学教育成本的涵义17-18
- 2.1.1 教育成本的含义17-18
- 2.1.2 中学教育成本的涵义18
- 2.2 中学教育成本的特点18
- 2.3 中学教育成本的构成18-19
- 2.4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基本前提19-20
- 2.4.1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主体19
- 2.4.2 中学教育成本的计量对象19-20
- 2.4.3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期间20
- 2.5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原则20-23
- 2.5.1 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收付实现制20-21
- 2.5.2 配比原则21-22
- 2.5.3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22-23
- 3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28
- 3.1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现状23-24
- 3.2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存在的问题24-28
- 3.2.1 基层学校领导对教育成本计量重视度不够24-25
- 3.2.2 各类经费中直接教育经费与间接教育经费难以剥离25
- 3.2.3 基础数据资料不准确25-27
- 3.2.4 核算方法不明确27
- 3.2.5 教育成本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27-28
- 4 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对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影响28-35
- 4.1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发展28
- 4.2 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28-33
- 4.2.1 适应范围的扩大28
- 4.2.2 不仅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度,而且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28-29
- 4.2.3 对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会计科目设置进行区分。29
- 4.2.4 反映部门预算中与“一校一本账”有关的要求29-30
- 4.2.5 会计科目的主要变化30-33
- 4.3 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对中学教育成本计量的影响33-35
- 4.3.1 基建会计并入中学“大账”,使中学教育成本核算主体内容完整33
- 4.3.2 权责发生制的业务范围扩大符合中学教育成本计的需要33
- 4.3.3 拆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让中学教育成本得到合理分配33
- 4.3.4 规范了会计科目以及其编码,简化教育成本的划分33-35
- 5 基于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中学教育成本的计量35-40
- 5.1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框架设计35
- 5.2 中学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35-37
- 5.2.1 统计调查法35-36
- 5.2.2 会计调整法36
- 5.2.3 会计核算法36-37
- 5.3 会计调整法下中学教学成本的计量37-40
- 5.3.1 中学教育成本计量中的支出调整、计算和分配方法37-39
- 5.3.2 中学教育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39-40
- 6 案例分析40-46
- 6.1 概况40
- 6.2 教育成本计量的基础资料准备40-41
- 6.3 计算教育成本的直接费用41-42
- 6.4 计算教育成本的间接费用42
- 6.5 计算培养学生的设备折旧费用42-43
- 6.6 计算总成本和生均成本43-46
- 7 结论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秋;;呼唤新世纪的中学教育学——兼评叶上雄主编的《中学教育学》[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白巍;实施中学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3 卢富斌;教育经济效益视野里的中学教育浪费现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07期
4 李森,梅方明;实施教育综合配套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兼议广州、深圳等地的中学教育改革[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叶汝强;祝山阳中学独树一帜更领风骚[J];中学教育;2003年12期
6 张春桃;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卫华;中学教育创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07期
8 魏诗明;中学教育科研三环节[J];教学与管理;2003年25期
9 倪军仓;致力教改 迎接挑战——安达市中学教育采撷[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4年11期
10 孙石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中学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强;;冲突与协调——中学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与反思[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金林祥;;恽代英论中学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鲁善坤;;新世纪中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提纲)[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反浪;;当代中学教育中几个问题之浅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唐英;;浅论中学科学管理的措施和办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6 韩烽;;海南民族地区中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7 张丽艳;;谈中学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差异[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金华市实验中学[A];金华市科普示范学校经验汇编[C];2004年
9 王军明;;素质教育,我们深切的呼唤[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高世林;;“智力扶贫”与农村中学教育改革[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柏玲;中学创新教育切莫向“奖”看[N];文汇报;2013年
2 北京四中党总支书记 张云裳;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周志坤 通讯员 粤仁法;我省试点中学正高级教师评审[N];南方日报;2009年
4 李波 甘肃省教育科研所所长;对西部中学教育的深度追问[N];武威日报;2009年
5 记者 余靖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中学教育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0年
6 师力斌;季栋梁《例假案例》 揭示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N];文艺报;2011年
7 记者 曹健;海南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N];海南日报;2011年
8 天津市天津中学 吴奇;中学教育要为学生的成长留白[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河北省唐山一中校长 刘长锁;必须摒弃中学教育的急功近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郑方贤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今日中学教育之“缺” 即20年后我国人才之“短”[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学军;我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秦柯;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中学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顾志红;中学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远;我国中学教育之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邬巧云;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原因[D];安徽大学;2005年
3 卢红玲;民国早期中学教育研究(1912-1927)[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松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研究(1927-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5 薛影影;建国以来贵州中学教育的回顾与前瞻[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百顺;河南省中学教育研究1927-1937年[D];河南大学;2012年
7 张松涛;中学教育科研制度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齐丽娜;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学教育成本计量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周丽娜;外流中学教育精英的城市适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巩丽宏;抗战前十年北平地区中学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学教育成本计量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41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