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价值链本土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业价值链本土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薄弱的产业基础逐渐壮大,但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本土产业仍然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当今经济步入“新常态”,与过去不同,增长速度放缓意味着面临新机遇,这就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创新拓宽道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要求,创新和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还有,“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更需要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工业强国。工业所带来的经济繁荣是不可否定的,引起了学术领域对加强以工业为核心产业和技术升级问题的关注,另外,作为“制造高地”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值得探索的空间很大。因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本土工业产业价值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创新和产业结构变动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以及空间影响,能为政府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产业价值链分析脉络,依据产业结构与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产业结构的总量和区域产业创新的比较分析,深入剖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与创新活动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产业升级路径的机理。然后,依据所设计的理论模型,引入空间相关因素,采用11个省(市)2005-2013年的数据,构建考虑不同来源的创新要素对本土产业创新能力贡献的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引入产业结构因素,建立了扩展的本土产业创新模型。运用Matlab7.0软件及相关空间计量工具包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与实证检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本土内生创新要素与消化吸收再创新要素对本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方向与速度的影响具有不同方向的作用。社会经济距离权重下存在较为显著的外溢性。最后,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政府制定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为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建议,这对推动本土产业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更对促进长江经济带本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产业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 本土产业创新 产业升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9-11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框架11-12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研究综述13-22
- 第一节 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13-16
- 一、产业价值链理论13-14
-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14-16
- 第二节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16-18
- 一、产业结构理论16-17
- 二、产业升级理论17-18
- 第三节 产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升级18-19
- 第四节 空间计量经济研究19-22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本土创新与产业升级现状分析22-29
- 第一节 总体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分析22-25
- 一、长江经济带与产业结构22-23
- 二、产业价值链与产业升级23-24
- 三、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价值链提升24-25
- 第二节 工业企业创新对产业影响分析25-27
- 第三节 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总结分析27-29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变量选取29-38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假设29-31
- 第二节 研究方法31-34
- 一、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模型的选择31-32
- 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32-34
- 第三节 变量与数据34-38
- 一、创新变量的选择与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34-35
- 二、产业结构变动优化程度的衡量35-36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36-38
-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38-53
- 第一节 创新产出模型的构建与检验38-40
- 一、本土产业创新产出空间自相关性检验39-40
- 二、空间自回归模型的选择40
- 第二节 区域本土产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实证研究40-45
- 一、模型选择40-41
- 二、模型回归结果41-42
- 三、模型解释42-45
-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化进程中的本土产业创新的实证研究45-53
- 一、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46-49
- 二、产业价值链的本土创新与产业升级49-53
- 第六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53-58
- 第一节 研究结论53-54
- 第二节 对策建议54-56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56-58
- 一、研究不足56-57
- 二、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64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杰,陈永宁;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2 刘东林,岳秀莲;西部开发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发展[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张学全 ,戴劲松;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11期
4 王一鸣;;加快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 构筑新兴经济增长区[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9期
5 辛文;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J];天府新论;2001年01期
6 柴锡贤;;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张改红,王力;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乔晶,胡兵,赖景生;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9 ;长江经济带——充满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03期
10 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 院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硕士 仲裁员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研究生;长江经济带:西部发展的新动力[N];重庆日报;2014年
2 记者 商宇;“中国发展论坛·2014——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14年
3 邱曙东;“把脉”长江经济带[N];解放日报;2003年
4 彭兴庭;“长江经济带”,话好听,,路难行[N];经理日报;2005年
5 侯力明;信息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腾飞助推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程维;长江经济带“胎动”[N];青岛日报;2005年
7 程维;长江经济带舞动龙计划[N];西部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长江经济带 携东中西部和谐共舞[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阳;借水洞庭,谋利长江经济带[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方东旭 杨宏生 徐天鹏;“长江经济带”开发热潮又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本文关键词:产业价值链本土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44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