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草地不同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比较
本文关键词:松嫩草地不同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松嫩草地植物构件和土壤的营养元素及其分配特征,对于揭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状况,当地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限制性营养元素判断以及对气候变化和地域适应与反馈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松嫩草地29个单优植物群落,分析了不同群落植物构件及其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禾本科、菊科、豆科的部分植物可以在松嫩草地以单优群落的形式生存。杂类草中,藜科植物的耐盐碱性较强,易形成单优群落。松嫩草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更适合耐盐碱性较强的植物生长。松嫩草地单优群落生产力因植物种类差异而不同,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均值为0.666 kg/m2,地下生物量均值为3.155 kg/m2。菊科植物、豆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较高;禾草类、杂类草的地下生物量较高。不同群落的根冠比表现为杂类草(6.25)禾草类(5.81)菊科植物(4.36)豆科植物(3.40)。植物构件的全碳含量表现为生殖构件(53.2%)叶片(53.3%)茎(53.9%);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生殖构件(37.9%)叶片(41.9%)茎(43.2%),分别占全碳含量的78.5%、80.3%、71.4%;无机碳含量表现为茎(10.6%)叶片(12.0%)生殖构件(15.2%)。植物构件的全氮含量表现为茎(9.0 g/kg)生殖构件(18.4 g/kg)叶片(18.5 g/kg);全磷含量表现为茎(1.48 g/kg)叶片(2.23 g/kg)生殖构件(3.29g/kg);植物构件氮磷比为叶片(9.09)生殖构件(7.87)茎(6.71),所有功能群植物的氮磷比均小于14,说明松嫩草地植物生长受到氮元素的限制。土壤全碳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无机碳含量在表层即0-20 cm较低,在20-50 cm有明显的上升趋势,50-100 cm处轻微下降。0-100 cm,土壤全碳、无机碳储量均表现为从高到低依次是C3禾草、C4禾草、菊科植物、豆科植物、杂类草。有机碳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菊科植物、C3禾草、C4禾草、豆科植物、杂类草。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在各层中豆科植物均显著高于其他功能群植物。土壤全磷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在各个土层中C3禾草均是最高。在0-100 cm,土壤氮磷比表现为豆科植物(27.04)菊科植物(11.54)杂类草(10.56)C4禾草(9.71)C3禾草(8.45),而且豆科植物显著高于其他4个植物功能群。
【关键词】:松嫩草地 植物群落 植物构件 土壤 化学计量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1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4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14-19
- 一、植物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14-17
- 二、土壤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17-19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19-22
- 一、研究内容19-20
- 二、技术路线20
- 三、创新点20-22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2-26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22-23
- 第二节 研究方法23-26
- 一、样品采集23
- 二、样品检测23-24
- 三、数据处理24-26
- 第三章 植物群落特征比较26-36
- 第一节 单优植被群落组成26-27
- 第二节 植被群落参数27-29
- 一、群落盖度27
- 二、群落高度27
- 三、群落密度27-29
- 第三节 植物群落生产力29-34
- 一、群落生物量29-31
- 二、植物群落根冠比31-34
- 本章小结34-36
- 第四章 植物群落的养分差异36-50
- 第一节 植物构件的全碳含量36-37
- 一、叶片全碳含量36
- 二、茎全碳含量36
- 三、生殖构件全碳含量36-37
- 第二节 植物构件有机碳含量37-38
- 一、叶片有机碳含量37
- 二、茎有机碳含量37
- 三、生殖构件有机碳含量37-38
- 第三节 植物构件无机碳含量38-39
- 一、叶片无机碳含量38
- 二、植物茎无机碳含量38-39
- 三、植物生殖构件无机碳含量39
- 第四节 植物构件全氮含量39-41
- 一、叶片全氮含量39-40
- 二、茎全氮含量40
- 三、生殖构件全氮含量40-41
- 第五节 植物构件全磷含量41-42
- 一、叶片全磷含量41
- 二、茎全磷含量41-42
- 三、生殖构件全磷含量42
- 第六节 植物构件化学计量比42-46
- 一、植物碳氮比42-43
- 二、植物碳磷比43
- 三、植物氮磷比43-46
- 本章小结46-50
- 第五章 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差异及空间格局50-62
- 第一节 土壤碳含量50-53
- 一、土壤全碳含量50-51
- 二、土壤有机碳含量51-52
- 三、土壤无机碳含量52-53
- 第二节 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及氮磷比53-56
- 一、土壤全氮含量53-54
- 二、土壤全磷含量54-55
- 三、土壤氮磷比55-56
- 第三节 土壤碳储量56-60
- 一、土壤全碳储量56
- 二、土壤有机碳储量56-57
- 三、土壤无机碳储量57-60
- 本章小结60-62
- 结论与展望62-66
- 一、主要结论62-64
- 二、展望与不足64-66
- 参考文献66-74
- 发表文章目录74-76
- 致谢76-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乃政;张桃林;王兴祥;刘红樱;梁晓红;;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无机碳库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1期
2 李强;周道玮;宋彦涛;;松嫩草地两种广布豆科植物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关系[J];草业学报;2014年01期
3 潘根兴;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J];科技通报;1999年05期
4 李君剑;石福臣;柴田英昭;世贺一郎;;东北地区三种典型次生林土壤有机碳、总氮及微生物特征的比较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鲍雅静;李政海;韩兴国;宋国宝;杨晓慧;吕海燕;;植物热值及其生物生态学属性[J];生态学杂志;2006年09期
6 刘秋锋;康慕谊;刘全儒;;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乔木种的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J];植物生态学报;2006年03期
7 阎恩荣;王希华;周武;;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植物群落的N:P化学计量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8 任海彦;郑淑霞;白永飞;;放牧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群落植物茎叶生物量资源分配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9年06期
9 李征;韩琳;刘玉虹;安树青;冷欣;;滨海盐地碱蓬不同生长阶段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鹤;鄂尔多斯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松嫩草地不同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50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