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后增量改革时代我国资本产出比的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6 07:06

  本文关键词:后增量改革时代我国资本产出比的变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产出比 资本深化 投资调整机制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经济增长领域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对经济产出中要素的贡献测算过渡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方面。从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切入,考察我国宏观投资与资本存量调整的逻辑。通过经验分析发现,19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资本产出比持续走高,资本深化的不断加强降低了宏观投资效率,导致了资金投入的较大浪费。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关键词】资本产出比 资本深化 投资调整机制
【分类号】:F224;F222.3
【正文快照】: 一、文献背景资本投入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要素,其形成过程不仅要通过本身的增长状况来考察,更应该根据资本存量与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变化去衡量。一般用资本产出比(K/Y)来衡量资本形成变化过程中的使用效率,即每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资本。如果资本产出比偏高,意味着投资的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2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3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4 袁志刚,何樟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5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6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7 史永东,齐鹰飞;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J];世界经济;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孔庆洋;余妙志;;工业深化、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李鲁欣;李玉江;;基于SPSS对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6 莫志宏;;4万亿经济激励计划背后的经济学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陈红梅;栾光远;;北京市投资、消费、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辛振国;;经济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9 宋静;;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10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谢地;刘佳丽;;我国经济发展“牵引力”结构畸型的生成机理及其调整对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3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9 范从来;米盈;龚勤;;富民优先与中国经济增长战略的调整[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崔玉平;;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价值[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朱琳;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研究分析及政策建议[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肖海姣;辽宁省宏观经济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路巍;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孟望生;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吴双;金融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2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3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4 张新泽,王毅;“存差”误解和贷款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5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6 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7 史永东,杜两省;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8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10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从明;陈仲常;;金融深化、资本深化及其互补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2 杨俊;邵汉华;;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下的劳动报酬份额[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3 陈勇;唐朱昌;;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J];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4 陈勇;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及资本深化评估:1985~2003[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5 刘致良;;资本深化、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住宿餐饮业增长[J];旅游学刊;2009年06期

6 宋一凡;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关系[J];平原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林翊;;闽台农业合作与福建农业资本深化[J];福建农业;2008年12期

8 孔庆洋;余妙志;张超杰;;中国工业深化和技术进步——地区视角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2期

9 袁富华;李义学;;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和就业调整——基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10 吴声功;中国资本深化、技术变革与产业结构的调整[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贵才;卢荻;;资本深化、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2 高帆;;结构转化、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上海为例的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3 张曙光;;市场分割、资本深化和教育深化——关于就业问题的进一步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曹阳;;就业压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渐进性[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杨文举;;中国1990年以来的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基于适宜技术理论的经验阐释[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赖存理;金汝斌;;影响浙江劳动就业的因素分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7 ;入选会议论文目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8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金山;;要素市场化是农民增收的关键[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10 张前程;;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理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英杰;增加就业还需加速推进资本深化[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第七次降息的影响[N];网络世界;2001年

3 王文;高薪养才[N];中国工业报;2003年

4 报告方:高盛访华团 执笔人:梁江;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是可持续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长江证券 李冒余 周金涛;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几个因素[N];证券时报;2009年

6 叶欢聚;审视过度投资[N];国际金融报;2004年

7 李侠;资本红利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N];金融时报;2007年

8 罗楚亮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用工荒”仍是短期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晓平;中国企业应避免“掠夺式增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肖明;工信部:刺激政策效应或递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伦蕊;制造业资本深化进程中的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勇;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资本深化[D];复旦大学;2007年

3 朱轶;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与就业变动:中国实证与区域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蒋长流;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资本深化与资本生产率变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秦岭;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增欣;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陶洪;劳动生产率分解理论及其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蒲艳萍;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D];重庆大学;2006年

9 黄小勇;江西工业化进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婕;资本深化、劳动力异质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2 赵晓秋;资本深化对FDI影响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刘维臻;资本深化、技术选择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动态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廖尝君;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5 戚红艳;广西工业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梁雯;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开放条件下的劳动收入占比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梁辉;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李彬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志恒;吉林省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曹登科;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5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525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