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税收转移区域集聚与差异的空间计量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03:01

  本文关键词:税收转移区域集聚与差异的空间计量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税收转移 新经济地理学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 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俱乐部效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缺陷也不断显现出来,这就为税收在不同区域间进行横向转移提供了一个契机。税收的横向转移不仅削弱了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的转化能力,拉大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影响到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导致地区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切入点,分别从经济地理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和征管因素五个方面对我国税收转移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其次,重点对我国税收转移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税收移入地区大多集聚在东部沿海的京津地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以及西南边境地带等核心地区,而税收移出地区则大多集聚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及北部边沿地带,表明我国税收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特点,即存在显著的区域集聚效应和差异性。此外,,税收转移空间依赖性面板数据估计模型也证实了我国税收转移存在显著的空间相邻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税收转移影响因素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税收转移的区域集聚与差异的形成不仅与市场规模、贸易成本、劳动力成本、城镇化水平以及开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还与相邻地区税收转移的流向密切相关,且税收转移在相邻地理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溢出效应,即存在显著的“空间俱乐部”效应。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别从经济、政治、制度、征管和心理预期四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西税东送”问题,缩小东中西部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关键词】:税收转移 新经济地理学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 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俱乐部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11-18
  • 1.2.1 地区间税收转移领域11-15
  • 1.2.2 空间计量经济学领域15-18
  • 1.2.3 总结18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8-20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2
  • 1.5 创新点与不足22-23
  • 第2章 我国税收转移影响机制分析23-32
  • 2.1 经济地理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23-26
  • 2.1.1 规模经济从总体上促进税收区域集聚24-25
  • 2.1.2 空间成本抑制税收的区域集聚25-26
  • 2.1.3 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要及偏好促进税收的区域集聚26
  • 2.2 心理因素——人们对未来的预期26-27
  • 2.3 政治因素——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27-28
  • 2.4 制度因素——税制设计及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不合理28-30
  • 2.4.1 税制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区域间税收转移28-30
  • 2.4.2 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不合理导致区域间税收转移30
  • 2.5 征管因素——跨区经营税收属地管理原则30-31
  • 2.6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我国税收转移区域集聚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32-50
  • 3.1 我国地区间税收转移的统计分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32-39
  • 3.2 我国税收转移区域集聚与差异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39-49
  • 3.2.1 税收转移全域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空间自相关系数39-42
  • 3.2.2 税收转移局域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自相关散点图、集聚可视化地图42-49
  • 3.3 本章小结49-50
  • 第4章 我国税收转移区域集聚与差异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50-64
  • 4.1 我国税收转移空间依赖性实证分析50-53
  • 4.1.1 样本数据50
  • 4.1.2 税收转移空间依赖性的面板数据估计模型50
  • 4.1.3 税收转移空间依赖性的估计50-53
  • 4.2 税收转移集聚与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53-62
  • 4.2.1 样本数据53
  • 4.2.2 变量的选择及其含义53-56
  • 4.2.3 税收转移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估计模型56
  • 4.2.4 税收转移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与分析56-62
  • 4.3 本章小结62-64
  • 第5章 我国应对地区间税收转移问题的对策建议64-74
  • 5.1 经济方面64-65
  • 5.1.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64-65
  • 5.1.2 发展资源性总部经济,对跨区域“产业链”整合要慎重65
  • 5.2 政治方面65-66
  • 5.2.1 严格推进依法治税,抑制地区间有害的税收竞争65-66
  • 5.2.2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经济税源观,避免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税收竞争66
  • 5.3 制度方面66-70
  • 5.3.1 纵向税收分配与横向税收分配相结合66-67
  • 5.3.2 税收分配与财政分配相结合67-68
  • 5.3.3 规范税收收入归属机制68-70
  • 5.3.4 完善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防止税源的区域性不合理转移70
  • 5.4 征管方面70-71
  • 5.4.1 加强纳税服务,加强征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漏出70-71
  • 5.4.2 改革税务稽查体制,规范和防范企业内部关联交易71
  • 5.5 心理方面71-72
  • 5.6 本章小结72-7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4-76
  • 6.1 结论74-75
  • 6.2 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1
  • 附录:空间计量实证研究数据81-89
  • 致谢89-91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91-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坤,陈昌盛;财政分权中的再分配问题[J];财贸经济;2001年08期

2 周克清;;论资本税收竞争及其经验效果[J];财贸经济;2006年04期

3 马宁;朱姝;;美国区域税收分配的经验借鉴[J];当代经济;2007年11期

4 陈伟晶;黄充闾;;我国税收横向竞争现状及经济效应[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0期

5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6 魏浩;;我国29个省市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空间效应:1985-2007年[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9期

7 冯等田;沈体雁;;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外部效应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唐红涛;徐志耀;;基于ESDA的湖南省县域商业空间集聚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吴玉鸣;何建坤;;研发溢出、区域创新集群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蒋伟;;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定:基于“第三方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39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539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