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我国能源消费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没有系统的能源消费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而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不能全面反映全社会对能源的终端消费状况。文章提出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分类设置指标、从全社会能源消费的角度分对象设置指标的构建思路,分别构建了全社会、生产企业、建筑物、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的前馈性、防护性和反馈性能源消费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构建思路 指标体系
【基金】: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资助项目(07200701)
【分类号】:F222.33;F206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系统全面的反映全社会能源消费状况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能源统计分散有关专业统计报表中,统计范围不全,统计调查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不能反映降耗减排的状况。而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力行,李越铭,包劲松;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J];建筑;2003年12期
2 李艳梅;张雷;;我国能源统计亟待与国际接轨[J];中国能源;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梅;张雷;;我国能源统计亟待与国际接轨[J];中国能源;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淑琴;李念平;;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方法的研究[A];2005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丽;卢德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节能体系综合评价[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及保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运华;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测试、评价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孙金金;基于神经网络法辨识建筑墙体传热系数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小波;西安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及相关政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郭瑞;公共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李玲;某供热小区能耗调研审计、模拟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路峻;四川夏热冬冷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郝存;上海市能源利用研究及节能策略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曾辉;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沈巍麟;既有住宅改造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袁冰;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杰,侯志伟;AHP法专家调查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综合定权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雪红;张意翔;;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理论月刊;2005年12期
2 赵晓丽;杨娟;;影响全国与北京工业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对比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5期
3 徐刚;潘祺志;;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及能源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6大产业部门的综列协整和PVECM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程兰芳;王钊;;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常佳闻;;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6期
6 刘志雄;梁冬梅;;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分析及比较[J];生态经济;2011年01期
7 贾立胜;;物业公司员工双激励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29期
8 马宏伟;王效华;何祖银;李静;;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9 余祖松;许惠煌;;我国能源利用效益的计量经济模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郑冬坤;;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思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治柑;;福建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韩文琰;;地区经济发展与低碳建设中的冲突与协调——以北京为例[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吴国华;张春玲;;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刘映;张岐山;;能源消费的——时序神经网络预测模型[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8 谭志豪;方炜;;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晶;李铭禄;陈安;;我国工业能源生产率变动影响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京文;;我国节能形势与对策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年会专题论坛报告精选[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杨;我市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差异明显[N];晋中日报;2011年
2 江西发改委;江西:四季度形势严峻多举措应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3 通讯员 王凯;1~6月我市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达11.16%[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4 赵培玲 记者 潘热新;河南确保完成全年降耗任务[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我市节能降耗面临新挑战[N];太原日报;2010年
6 记者 轩辕杨子;以非常决心行非常举措[N];西安日报;2010年
7 记者 姚雯;“十一五”千家企业超额完成节能任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胡亮;可量化指标指导“十二五”规划[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深入推进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N];遵义日报;2010年
10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2010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邢小军;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徐广印;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及运行调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朱明皓;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张晓萱;考虑环境约束的不确定性城市能源系统优化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雷;江西省能源供需缺口预测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焦志明;我国文化产业集群运行机理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3 王淼;我国交通运输部门低碳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孙群;全国能源需求问题预测的若干方法及其比较[D];安徽大学;2010年
5 路凯;山西省社会领域节能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朱兰;基于KLR信号灯模型的云南“十二五”节能统计监测预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悦彩;交通运输节能问题的初步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邓军;适度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应对能源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建春;基于嵌套CES函数的我国区域能源反弹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小鹏;低碳经济下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69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56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