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单位GDP能耗变化中的双重结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08 13:11

  本文关键词:单位GDP能耗变化中的双重结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单位GDP能耗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因素分解 LMDII


【摘要】:双重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降低单位GDP能耗的重要途径。以往文献侧重于用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文章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将影响因素由两个扩展到三个,给出其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我国2003~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计算,从总量到各分项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全面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从总量看,能源消费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非常小,从各分项看,具体产业的一些能源种类的影响比较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国家能源局;
【关键词】单位GDP能耗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因素分解 LMDII
【基金】:2010年度北京物资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0906210)
【分类号】:F222.33;F206;F224
【正文快照】: 单位GDP能耗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能源利用水平,经常被用来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的能源利用状况,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经济效率的变化。随着“十一五”规划将其定为约束性指标,如何降低单位GDP能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小哲;葛家理;;基于双重结构的能源利用效率新指标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杰;;我国东北地区能源利用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5期

2 武春友;吴琦;;基于超效率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1期

3 宗鑫;陈艳霞;;基于经济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4 陶冶;薛惠锋;;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协调性演进规律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4期

5 陈英姿;段海燕;;我国东北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2期

6 冯金丽;张臣义;;双重结构视角下的广西能源利用效率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9期

7 韩亚芬;孙根年;李琦;;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统计关系与节能潜力分析[J];开发研究;2007年02期

8 高广阔;韩晓萍;胡亚蓉;;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改进模型及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04期

9 涂彬,李杰,郭小哲;建立我国天然气市场体系的形势与思路[J];天然气工业;2005年09期

10 戈银庆;宗鑫;;双重结构视角下的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楠;;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果的统计分析——来自四大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孙宁;油田企业能耗评价与优化决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田志勇;双重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炎治;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吴琦;中国省域能源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钰;山东省“三维目标”评判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史海林;基于(火用)分析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郜蕊;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西北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沈洁;降低能耗促进浙江经济增长的策略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5 栾贺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6 潘璐璐;长株潭环境学习曲线与节能减排潜力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川奇;江西省电力供需平衡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杨燕;全国电力利用效率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杨昭;基于能源视角的产业结构调整[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韩亚芬;环境学习曲线与中国省际节能减排潜力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丹;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1期

2 李凡;石油危机与日本的产业结构转换[J];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02期

3 钱永坤,姜平;加入WTO后能源工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能源;2000年01期

4 孙荣庆;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J];中国能源;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峰;;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2 周密;刘伟;;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相关性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8年11期

3 邵兴军;田立新;;能源强度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影响路径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4 徐妍;王二响;朱琴华;;江苏能源消费结构灰色预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1期

5 谭艳妮;谭忠富;;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关系的灰色分析方法[J];电力学报;2009年01期

6 张凤麟;;论煤层气资源开发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年03期

7 吴中华;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1999年09期

8 王健,娄成武;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哲学思考——论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10期

9 孙自铎;以产品、技术升级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安徽科技;2004年05期

10 聂巧平;浅析西部城镇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宏;;峨边彝族自治县竹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孙兴志;;中国林业发展战略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王毅;李焰;王山虎;丁丰华;霍勤;;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开创专业建设新思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晓光;;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结构调整[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方正;周勤;;江苏和西部产业结构的衔接和互动模式[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青;;对山西省物流业建设的思考[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锐;;发挥矿业集团平台、窗口作用为全局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作贡献[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师学瑾;崔宇强;王书宽;;对优化临汾市产业结构的再思考[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9 朱玉林;何冰妮;李佳;;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湖南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鸿钧;;新世纪福建省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A];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畜牧业持续发展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昌佩;贵州产业结构调整见实效[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黄立锋;普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晓阳;结构调整:石油和化工行业走向哪里[N];中国化工报;2006年

4 记者  易家凡 通讯员  彭青 范曲 秋英;结构调整要调出最大的效益来[N];海南农垦报;2006年

5 曲冬;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解放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玲;去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N];经济日报;2007年

7 晓利;战略转型 中国水电第一军扩大主战场[N];证券时报;2006年

8 李清香;打造循环经济 提升资源价值[N];证券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马春红邋通讯员 干桃荣 杨广达 胡玉娟;优化结构 推进产业提档升级[N];威海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黎;北京定下今年节能减排目标[N];中国环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新东;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田志勇;双重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康彦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罗斐;基于协同论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吴剑雄;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徐铁骏;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罗仁会;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与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于宝东;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娟;北京市经济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刘桂菊;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修成;京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程秀花;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杨守鸿;重庆市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戴霞;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利用外资[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万福军;昌平区国资委监管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徐怀礼;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杭;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40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640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