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
【摘要】: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虽然目前我国尚不负有强制减排义务,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像发达国家一样将承担强制性的减排义务。事实上,我国已经做出了承诺。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我国承诺,在2020年之前我国实现碳减排40%到45%。为了实现碳减排,我国已经着手研究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并且以清洁发展机制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中国真正意义的碳市场的正式运行,2013年成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元年,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油气田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一类企业。一方面,油气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钻井、压裂、供电等需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另一方面,油气田企业在采油、储藏、集输等过程中有大量温室气体的逸散。因此,要控制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经济,针对我国油气田企业的碳会计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自从全球变暖受到广泛的关注以来,碳会计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兴起。碳会计最早是2008年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发展至今,国外对于碳会计的研究已经颇具成效。我国对碳会计的研究要晚于国外,并且我国对于碳会计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外某种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专门研究了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核算系统中的确认和计量两个大问题。做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工作,是顺利进行之后的碳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条件,也为做好碳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基于近年来已经初步形成的碳会计核算体系,本文试图结合我国油气田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做出一些适合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应用的调整,从而形成具有理论结合实务特色的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旨在为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碳会计相关研究做了文献综述。虽然国内外对于碳会计的一些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碳会计核算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与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相关的问题,国外尚有一些学者做出了研究,但是在我国只是有部分学者对油气田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做出了一些研究。本文然后对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基础和框架做出了探讨。本文从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定义与内涵开始着手,逐步研究了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界定、理论支持、应考虑的原则以及影响因素。在完成了对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的研究工作后,本文将该理论和框架研究的结果与油气田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相结合,分别对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予以了理论结合实务的分析和探讨。在研究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问题时,本文将我国油气田企业的碳经济业务分成了碳排放、碳汇、碳排放权交易三大部分,分别对碳资产、碳负债、碳所有者权益以及碳损益的确认做出了研究。在研究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计量问题时,本文则采用了按其所包含的三大内容分别进行研究的思路。该部分讨论了油气田企业碳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如何使用货币计量为主、二氧化碳当量计量为辅的双重计量形式,以及如何使用碳足迹评估方法对碳物质流进行核算。最后,本文在总结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做出了总结。 简而言之,本文对传统会计以及碳会计的理论基础和框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理解,并且对我国油气田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最后在此两者的基础上,对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探讨,为我国油气田企业进行碳会计核算、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油气田企业 碳会计 确认 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22;F406.7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0. 引言12-22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0.1.1 研究背景12-13
- 0.1.2 研究意义13-14
- 0.2 文献综述14-20
- 0.2.1 国外文献综述14-17
- 0.2.2 国内文献综述17-20
- 0.2.3 文献评述20
- 0.3 研究范围和方法20-21
- 0.4 本文框架21-22
- 1. 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概述22-33
- 1.1 油气田企业碳会计概念22-25
- 1.1.1 油气田企业碳会计涵义22-23
- 1.1.2 基本假设23-24
- 1.1.3 核算对象与要素24-25
- 1.2 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的界定25-28
- 1.2.1 油气田企业生产流程简介25-26
- 1.2.2 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内涵26-27
- 1.2.3 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特点27-28
- 1.3 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基础28-33
- 1.3.1 产权理论28-29
- 1.3.2 环境价值理论29-30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30-31
- 1.3.4 低碳经济理论31-33
- 2.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及应考虑因素33-43
- 2.1 我国油气田企业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情况33-35
- 2.1.1 勘探环节33-34
- 2.1.2 开发环节34
- 2.1.3 采油集输环节34-35
- 2.2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35-39
- 2.2.1 会计学确认与计量一般原则35-37
- 2.2.2 预警性原则37-38
- 2.2.3 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38-39
- 2.3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考虑因素39-43
- 2.3.1 油气行业特点39-40
- 2.3.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熟度40-41
- 2.3.3 我国会计准则及公允价值的发展41-43
- 3.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43-54
- 3.1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资产的确认43-46
- 3.1.1 碳排放权相关资产的确认43-44
- 3.1.2 其他碳资产的确认44-46
- 3.2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负债的确认46-48
- 3.2.1 碳排放权相关负债的确认46-47
- 3.2.2 其他碳负债的确认47-48
- 3.3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48-50
- 3.3.1 投资产生的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48-49
- 3.3.2 其他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49-50
- 3.4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损益的确认50-54
- 3.4.1 碳收入的确认50-51
- 3.4.2 碳支出的确认51-54
- 4.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计量54-63
- 4.1 计量属性的选择54-56
- 4.1.1 历史成本计量的选择54-55
- 4.1.2 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55-56
- 4.2 计量单位的确定56-59
- 4.2.1 二氧化碳当量的确定56-58
- 4.2.2 货币单位的确定58-59
- 4.3 具体计量方法59-63
- 4.3.1 编制温室气体清单59-61
- 4.3.2 制定碳足迹评价标准61-63
- 5. 总结63-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东旗,邵强;浅议油气田企业文化建设[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01期
2 纪树范;;有关油气田企业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问题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6年04期
3 刘广生;许梅;;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的税收筹划[J];财务与会计;2006年22期
4 王甲山;王井中;;中国油气田企业可持续发展税费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从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油气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孙彦彬;王赞;;我国油气田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5期
7 王建华;;构建油气田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13期
8 付荣昌;;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9期
9 李艳玲;张艳军;;油气田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思考[J];现代商业;2010年26期
10 于雷;;我国老油气田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J];科技与企业;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小舟;;金融危机环境下油气田企业传统开发经济规律的再认识[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2 王小舟;;试析我国油气田企业产量一成本之纠葛[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3 谢久明;;油气田企业改革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陈慧敏;饶瑞久;;油气田生产成本控制战略的实践与思考[A];200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7年
5 张凤民;尹旭;张冬吉;崔伟;张景辉;李晓明;张健威;;油气田企业基层HSE培训机制探索[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远飞 范川;通江油气田企业入库税收超千万[N];巴中日报;2009年
2 陈颖;乌审旗油气田企业税收稳步增长[N];鄂尔多斯日报;2014年
3 郭立杰;“三高”油气田开发:两难中的选择[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记者 姚贞;“石油数字图书在线”正式上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周立宏;自主创新先要找“短板”[N];中国石油报;2009年
6 记者 郭立杰 郭影 陈玉强;集团公司召开油气田企业安全环保座谈会[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记者 刘军;五省区联手实施专项整治[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郭立杰 关玉明;和谐就是力量[N];中国石油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刘一丁;油企税收再完善 优先支持非常规[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卜生荣 李文;新疆追征外省油气田企业税款[N];中国税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东;中国油气田企业采油过程节能降耗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王备战;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何绍恩;基于油藏经营的油气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翠;油气田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2 荆红丽;我国油气田企业增值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3 章怡俊;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袁学懿;我国油气田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徐可达;海外油气田开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6 闫志民;作业成本管理在油气田企业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7 吴海燕;油气田企业功能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余楠;我国油气田企业重大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政企联动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姜德强;海外油气田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陈新美;油气田企业资本预算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0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70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