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增长 市场进程的区域差异 空间相邻权重矩阵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资本存量 市场化进程 空间自相关 统计学意义 新古典经济学派 位滞
【摘要】:文章从Douglass North的体制经济学这一视角重新考察了中国近期的增长过程.通过将Solow的增长理论模型扩展为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用1985—2005年间各省区社会经济数据进行估计,发现三个解释变量(资本、劳力和制度)中估计系数最显著、最大的是资本存量的增长,而劳力和制度的贡献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来说,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率的最大制约因素.此外,空间位滞变量估计系数为正且统计学意义上显著,这意味着相邻省市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一种空间区位上的趋同性,或许是模仿、或许是激励导致的空间溢出.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市场进程的区域差异 空间相邻权重矩阵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资本存量 市场化进程 空间自相关 统计学意义 新古典经济学派 位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74) 国家教育部科技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3074)
【分类号】:F224;F124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下去,中国的崛起无疑将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世界事件之一[1].但是,尽管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人均收入、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仍未弄清楚.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兴趣和研究迅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晓峰;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及其溢出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尚晓霞;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于轼;;美国学者编制中国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经济的看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5年06期
2 卢建;中国经济周期的实证分析(上)[J];管理世界;1991年04期
3 华民;;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J];科技导报;1991年01期
4 朱国宏;;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J];科技导报;1991年01期
5 张国初;陈平;李军;王珑;;建立中国劳动投入数据库系统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09期
6 胡鞍钢;;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中国减灾;1991年03期
7 李京文;;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1953-1990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01期
8 李京文,龚飞鸿;能源、环境与中国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01期
9 史敏;;亚洲经济势头依然强劲[J];世界知识;1996年02期
10 李京文;未来中国经济面临五大问题[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陈国华;唐新蓬;华东辉;;中国加入WTO后湖北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对策[A];中国入世湖北怎么办——加入WTO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C];2000年
3 隋映辉;;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产业化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王贻志;缪全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探讨[A];第九届上海国际非织造布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梅枝;;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深层原因分析及对策[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理事会在上海成功召开[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7 ;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8 韩鹰;朱爱新;;企业扩张与公司法定资本制的冲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隋映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市郊区化战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叶俊东;袁元;;经济学家建议:变危机为机遇 “非典”难逆经济增势[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刘茜;中国需进行制度、发展全方位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汪龙;中国外币长期评级:A-[N];国际金融报;2000年
3 国域;台海起战事日本干什么[N];湖南经济报;2000年
4 ;京津深三家企业获准挂牌[N];建筑时报;2000年
5 蔡f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N];人民日报;2000年
6 记者 王建生;赞扬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有方[N];人民日报;2000年
7 赵春晓;中国为旅游经济发展“添柴加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钟欣;中国经济活力非凡[N];上海金融报;2000年
9 胡必亮;投资潜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撑[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陆建人;中国经济会威胁亚洲吗[N];中国财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鲁江;财产积累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林峰;中国经济增长的阻滞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马拴友;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黄凌云;R&D、技术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桑秀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3年
7 沈宗范;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外资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朴商天;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绍瑞;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因素的统计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2 常广庶;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00年
3 陈钢;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政策选择[D];湖南大学;2001年
4 湛志伟;有效需求不足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黄载曦;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变迁与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徐万教;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王千;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D];郑州大学;2002年
8 宋飞;基于新金融发展观的利率市场化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陈梅;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谢心灵;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21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72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