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计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9:21
本文关键词:基于科学计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科技合作 科学计量 合作模式 合作绩效 运行机制 政府资助 论文质量 学科发展
【摘要】: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研过程需要投入的研发经费和科技资源越来越多,而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过程又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科技合作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世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科技合作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多主体、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积极开展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研究工作,可以使我们及时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高效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更好地适应“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环境中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 近年来,基于科学计量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工作纷纷开展起来。然而,系统、深入研究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理,将科技政策分析与合作产出计量分析相结合,从多维度定量测度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研究成果缺乏。本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在深入研究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综合使用科技政策分析、科学计量学分析、结构-行为-绩效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经济学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回答:近2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态势如何?形成了怎样的合作模式?国际合作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哪些影响?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以为我国制定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梳理了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分析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运行机制,并研究了科学计量学在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及政策的演变过程,考察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情况,并从国别、学科、主导—从属等视角研究了国际科学合作模式,从发明人国家和专利权人国家两个维度研究了中国国际技术合作模式;从中国政府机构和科技计划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政府资助国际科技合作的特征;从产出论文相对引用效率和对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影响度两个维度,比较了国际合作论文与非国际合作论文的质量,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测度了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从跨学科研究、学科前沿进展、各学科重要机构等多个角度研究了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 首先论述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科技合作的定义、主要形式及动因;其次,基于产业经济学中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分析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运行机制;再次,介绍科学计量学在国际科技合作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构建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进而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工作提供方法论基础。 (2)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 首先回顾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并重点关注中美和中欧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其次,通过分析国际科技合作产出论文和专利总体情况,总结国际科技合作行为对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数量的总体绩效特征;最后,从国别、学科、主导—从属等视角研究国际科学合作模式,从发明人国家和专利权人国家两个维度研究中国国际技术合作模式。 (3)中国政府科研资助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 以中国国际合著论文数据为基础,选取中美、中欧合作两大重要双边合作关系为典型代表,从中国政府机构和科技计划两个层面,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政府于2008-2012年资助的中美、中欧合著SCI论文的数量、国别、领域、联合资助、高影响因子论文等进行分析。回答中国政府在资助国际科研合作中具有哪些明显特征?具体来说在哪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4)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论文质量的影响测度 首先调研了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其次,从产出论文相对引用效率和对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影响度两个维度,比较了国际合作论文与非国际合作论文的质量;最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测度国际科技合作具体模式对论文质量(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影响。 (5)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测度 从促进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前沿进展、促进学科重要机构发展等多个角度,以科学计量为主要研究方法,并综合使用典型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并结合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资助体系,本文发现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国家层面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尚未明确、国际科技合作跨部门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实施细则有待完善、中国学科交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高质量研究成果对国外依存度高、企业尚未成为国际技术合作的主体等突出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在最后一章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科技合作 科学计量 合作模式 合作绩效 运行机制 政府资助 论文质量 学科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322.5;G353.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8
- 第1章 绪论18-4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8-2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20-35
- 1.2.1 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概念20-24
- 1.2.2 国际科技合作测度指标与方法24-30
- 1.2.3 国际科技合作国别研究30-35
- 1.2.4 研究评述35
- 1.3 研究思路35-36
- 1.4 研究方法36-37
- 1.5 研究内容37-40
- 第2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40-59
- 2.1 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概念及动因40-44
- 2.1.1 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40
- 2.1.2 国际科技合作的客观需求分析40-44
- 2.2 基于 SCP 范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制分析44-52
- 2.2.1 SCP 范式概述44-45
- 2.2.2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制的 SCP 分析45-52
- 2.3 科学计量学在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的应用52-56
- 2.3.1 科学计量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52-53
- 2.3.2 科学计量学的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53-54
- 2.3.3 国际科技合作的科学计量研究进展54-56
- 2.4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构建56-58
- 2.4.1 科学计量分析框架构建机理56
- 2.4.2 基于 SCP 范式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56-58
- 2.5 本章小结58-59
- 第3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59-101
- 3.1 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59-69
- 3.1.1 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政策演变59-64
- 3.1.2 中美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64-67
- 3.1.3 中欧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67-69
- 3.2 国际科学合作产出论文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69-88
- 3.2.1 国际科学合作产出论文总体水平69-77
- 3.2.2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科学合作模式分析77-87
- 3.2.3 主要发现与结论87-88
- 3.3 国际技术合作产出专利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88-100
- 3.3.1 数据来源及指标88-89
- 3.3.2 国际技术合作产出专利总体水平89-92
- 3.3.3 基于专利计量的国际技术合作模式分析92-99
- 3.3.4 主要发现与结论99-100
- 3.4 本章小结100-101
- 第4章 中国政府科研资助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101-130
- 4.1 政府科研资助与国际科研合作101-108
- 4.1.1 相关研究综述101-106
- 4.1.2 研究问题的提出106-107
- 4.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07-108
- 4.2 中国政府资助中美科技合作特征分析——基于中美合著论文的视角108-117
- 4.2.1 中美科技合作中中国国家科技计划的资助状况108-115
- 4.2.2 主要发现与结论115-117
- 4.3 中国政府资助中欧科技合作特征分析——基于中欧合著论文的视角117-129
- 4.3.1 中欧科技合作中中国政府和科技计划的资助状况117-128
- 4.3.2 主要发现与结论128-129
- 4.4 本章小结129-130
- 第5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论文质量的影响测度130-163
-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130-135
- 5.1.1 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130-132
- 5.1.2 研究假设132-134
- 5.1.3 研究方法134-135
- 5.2 国际合作与非国际合作论文质量的比较135-140
- 5.2.1 国际合作与非国际合作论文相对引用效率比较135-138
- 5.2.2 国际合作对中国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影响138-140
- 5.2.3 研究结论140
- 5.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测度140-161
- 5.3.1 数据、变量及模型140-152
- 5.3.2 回归结果152-159
- 5.3.3 研究结论159-161
- 5.4 本章小结161-163
- 第6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测度163-206
- 6.1 国际科技合作对跨学科研究的影响163-183
- 6.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163-164
- 6.1.2 文献计量学与跨学科测度164-169
- 6.1.3 实证分析169-183
- 6.2 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前沿进展的影响183-192
- 6.2.1 学科前沿进展案例选择184
- 6.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84-186
- 6.2.3 研究结果186-191
- 6.2.4 研究结论191-192
- 6.3 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重要机构发展的影响192-205
- 6.3.1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管理介绍193-195
- 6.3.2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相关研究现状195-196
- 6.3.3 实证分析196-205
- 6.4 本章小结205-206
- 第7章 推进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206-217
- 7.1 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资助体系分析206-210
- 7.2 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10-212
- 7.3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212-216
- 7.4 本章小结216-217
- 总结与展望217-223
- 参考文献223-237
- 附录237-2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244-246
- 致谢246-248
- 作者简介2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亚茹;;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论文基金资助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秦涛;韩军;施筱勇;叶资英;;中欧科技合作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中国参与欧盟框架计划情况的调查[J];调研世界;2010年11期
3 刘杰,陆君安;一个小型科研合作复杂网络及其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3期
4 苏奕;纪彬;;中外国际科技合作的文献综述[J];广东科技;2009年17期
5 陈健雄;徐翔;;国际技术合作的动因及其理论解释[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12期
6 张换兆;;关于深化和扩大我国科技计划开放的思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3期
7 向希尧;蔡虹;裴云龙;;跨国专利合作网络中3种接近性的作用[J];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8 刘云,常青;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科学计量测度与评价[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9 阳宁晖;;数学交叉学科发展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学观察;2006年03期
10 Wolfgang Gl nzel;Koenraad Debackere;Martin Meyer;刘俊婉;;“三极对垒”还是“四分天下”——中国在全球科技中的新角色[J];科学观察;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745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74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