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16:21

  本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 虚拟政策变量 生产率比值 计量经济模型


【摘要】:我国现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快速转移的特殊时期,及时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有助于城市化的快速合理发展,有准备的应对劳动力转移在未来的趋向变化。本文在综合各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策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不可小觑。加之中国现下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有大量需求,只关注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已不再符合中国实际,本文从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生产率比值的角度量化分析了产业之间不平衡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建议。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虚拟政策变量 生产率比值 计量经济模型
【分类号】:F323.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第一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幅增加,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又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因此,我国现在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急速转移的特殊时期,引发了大量问题。为了及时并且深入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于农村剩余劳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2 兰景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影响分析[J];学术交流;2011年04期

3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小玉,且淑芬;2002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净增1349万人[J];调研世界;2003年04期

2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J];调研世界;2004年04期

3 ;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调研世界;2005年05期

4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5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6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蔡f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理论前沿;2005年20期

8 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2年05期

9 白南生 ,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04期

10 蔡f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峰;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吕世平,丁虹;略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4 王学鹏,刘朝臣;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出路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田中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对策建议[J];乡镇经济;2005年03期

6 李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0年04期

7 陈少波;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浅析[J];理论与当代;1995年12期

8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发展;2005年03期

9 梁仲科;就地消化 城市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探寻[J];发展;1994年03期

10 李二虎;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J];天府新论;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小勤;;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和吸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2 段小梅;;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A];中国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双元;董水生;李宏宇;;关于发展县域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建议[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吴绪华;;职业教育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铺路搭桥”[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邓俊荣;谢仍明;;“三农”问题及其出路[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益松;郑家喜;;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刘飞勇;;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晏环;胥献宇;;织金县民族杂居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影响及解决途径初探[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王可红;;略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10 王涛;;开发农村新市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采写;理塘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2 李佳倩;开发区将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1000人[N];通辽日报;2010年

3 记者 阿欣;霸州市 上半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2万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4 通讯员 王睿丽;八一办 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5 通讯员 王睿丽;八一办 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6 通讯员 王睿丽;八一办 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7 通讯员 王睿丽;八一办 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通讯员 王睿丽;八一办 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9 通讯员 王睿丽;八一办 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10 通讯员 王睿丽;八一办 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许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康文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4 马捷;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褚志远;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王克亚;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洪燕真;基于农户经济视角的油茶供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宇慧;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扬;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程伟;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慧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陈斯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米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袁红莎;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休闲农业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渠章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尹少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8 郑晓凉;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思考[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9 孙友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析[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崔彦元;保定市各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15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815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